“大數據”時代需警惕“數據暴政”
牛津大學教授維克多·梅耶-舍恩伯格在其新書《大數據》中說,這是一場“革命”,將對各行各業帶來深刻影響,甚至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但同時它也引發“數據暴政”的擔憂。
商業:提供“精準預測”
在一些公司、實驗室和政府機構,“數據”被捧為21世紀新型“石油”或“黃金”。一些統計學家、物理學家和所謂的數據科學家從中獲利豐厚,他們服務于大數據應用程序開發公司,“藍色彼岸”便是其中之一。
“藍色彼岸”成立于5年前,目前有85名員工。經理尤韋·魏斯介紹,公司利用自行開發的軟件,分析超市刷卡記錄、天氣資訊、學校放假信息和交通報告等數據,為客戶提供“精準預測”。他們的客戶包括德國郵購業泰斗奧托集團和dm連鎖藥店。
魏斯說,“藍色彼岸”的軟件不僅能從單條信息中分析出更多內容,而且能發現信息間關聯,對零售業極為有用,可以避免發貨出錯,最大限度降低庫存成本。
奧托集團說,自從使用“藍色彼岸”的軟件,銷售預測準確度提高20%到40%。它準備把該軟件應用推廣到公司運動品牌零售商SportScheck,并收購“藍色彼岸”50%股權。
“大數據正在重塑整個經濟,我們只是處于起步階段,”魏斯說。
醫療:開啟個性化治療
位于柏林巴伯爾斯貝格地區的哈索·普拉特納研究所(HPI)可能成為數以百萬計癌癥患者的希望。研究所二樓的計算機房常年保持低溫,以免價值150萬歐元的處理器過熱。普通計算機只有1個處理器,但那里的每臺計算機有40個處理器,運算速度是傳統計算機的1000倍,甚至更快。
普拉特納是全球最大的企業管理和系統化商務解決方案供應商“思愛普”(SAP)創始人,也是HPI贊助人。他介紹說,HPI的漢娜數據庫技術始于一個名叫“Sanssouci DB”項目,由8個大學生創立,曾獲得創新大獎,如今已成為“內存儲處理”的代名詞。
HPI負責人、數學家克里斯托弗·邁內爾認為,該技術不僅有廣泛的商業前景,而且為癌癥治療提供機遇,“我們正站在個性化醫療的門檻上”。
邁內爾說,每一種腫瘤都不盡相同,這意味著同樣的治療方法對不同人會產生不同效果。目前,為了給患者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需花費數月破譯其基因組。這并不奇怪,因為每個人有大約30億個DNA“積木”。但在HPI“超級大腦”的幫助下,破譯基因組只需要短短數秒。
此外,HPI的電腦可以從公共基因庫中精選所有信息,為每一個患者尋找到最合適他癥狀的治療方案。“目前,這種搜索配對過程還需花費數月時間,”邁內爾說。
安全:助力抓賊反恐斗黑客
在美國加州圣克魯斯市一個地下車庫,一名小偷正在撬車,卻被幾米開外正在一輛車里吃午餐的警察逮了個正著。這名警察并非“碰巧”出現在那里,而是根據一個計算機軟件的推薦在此守株待兔。
過去兩年里,這座城市的警察換班時,都會根據長官和軟件發出的指示外出巡邏。該軟件輸入了警方所有數據,不斷更新,用于計算何時何地可能發生夜盜、搶劫、偷車等犯罪行為,其中三分之二切實發生了。
這一軟件由計算機專家喬治·莫勒和從事犯罪學研究的人類學家杰弗里·布蘭廷漢姆聯合編寫,參照了預測地震余震的程序模式。圣克魯斯警察局副局長史蒂夫·克拉克于2011年偶然得知這一創意,三人共同開展了一個測試項目。他們把圣克魯斯市8年來的犯罪記錄輸入程序,再加上其他潛在相關數據,比如天氣狀況、公園資訊和公交線路等。
“起初,很多人持懷疑態度,包括我自己,”克拉克說,“但數據本身證明其確實有效。”據他介紹,使用犯罪預測系統一年后,夜盜案件減少11%,盜車案件減少8%,破案率大幅提升56%。
除警察局外,軍隊和情報機構也非常重視數據分析。比如,在搜尋本·拉丹的過程中,“大數據”就發揮了重要作用,正是數據庫分析讓調查人員把目光聚焦在巴基斯坦的阿伯塔巴德。
Splunk是情報界和軍方炙手可熱的軟件供應商,總部設在舊金山

責任編輯:廖生玨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