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讓隱私無比糾結
昨天發言的上海交大教授汪小帆透露,美國《科學》雜志兩周前刊文提到了大數據和“棱鏡門”,只需看標題就能明白它的意思:《網絡科學處于監控爭議的中心》。
昨天的研討會由高級智庫“中國信息化百人會”主辦,主題是“大數據:挑戰和機遇”。不過,講者談挑戰比談機遇更多;而諸多挑戰中,隱私是核心關鍵詞。
手機將“出賣”你
大數據時代,隱私空間之小,也許超出人們的想象。
電子科技大學互聯網科學中心主任周濤教授介紹了今年公開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某個手機用戶只要曾出現在4個基站的服務區,利用大數據模型,研究者就能把他從百萬用戶中區分出來,識別他的身份,準確率為95%。此文發表在《自然》出版集團的學術刊物《科學報告》上。
周濤半開玩笑地說,這篇論文的結論就是,別讓我在4個基站看到你。
周濤是舍恩伯格撰寫的暢銷書《大數據時代》的中文譯者。他表示,大數據的“1.0版本”僅僅是分析那些與目標直接相關的數據,但到“2.0版本”后,大數據更關心“數據的外化”,也就是將更多看似無關的數據納入視野。
周濤本人也正研究如何通過大數據識別個人信息,結論同樣驚人。他告訴記者,通過分析一個人某段時間的GPS定位數據,就能知道他的性取向:“瞞了家人幾十年的秘密,也許一個手機軟件就能出賣你。”此外周濤還透露,他還在用類似方法發現腐敗分子,識別率也很高。
無論是“4個基站”,還是“手機與性取向”的研究,說到底都提示出一點:通常被認為與隱私無甚關聯的信息,在大數據時代都將發生質變。周濤透露,國外科學家已經建立了模型,通過分析人們在“臉譜”網站(Facebook)上的行為,也能判斷他的性取向,所需要的只是用戶添加的“喜歡”或“不喜歡”標簽,大約需要100個。
當規則遭遇現實
周濤強調,他的研究被置于嚴格的監管之下,而且是基于同性戀者自愿提供的信息,并不侵犯隱私。但是否每個大數據從業者都如此遵守規則?
在思維世紀公司董事長章林光看來,現在的問題是根本沒有完善的規則。
目前,公認的網絡隱私原則,簡單說是“知情同意”。某機構在獲取網民信息前,必須就信息獲取的范圍、用途等,向網民告知并獲得同意。但章林光說,大數據時代,這種知情同意失去了操作性。比如,谷歌曾嘗試分析網民搜索的關鍵詞組合,比如“感冒藥”“藥房”等,于是能領先政府疾控部門一個星期預測出流感疫情。但在知情同意的問題上,谷歌并非無可指摘。且不說該研究要得到億萬網民的同意是否可行,起碼的一點是,用大數據分析海量的搜索行為,其研究方向本身就是不確定的――誰都不知道,看似無關的數據被整合之后,最終能挖掘出什么。因此,要網站每次都明確告知用戶搜集信息的目標,基本沒有可能。
章林光說,如果基于現在的原則,那么數據的采集、挖掘、處理、管理只能在法律面前徘徊。而且在他看來,目前的規則必然導致“個人信息交易的黑市”。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昨天也明確提出,平衡信息共享與隱私保護的矛盾,是大數據發展的關鍵,亟需出臺《信息公開法》和《信息保護法》,既要鼓勵面向群體且服務社會的數據挖掘,又要防止侵犯個人隱私。
網民該讓步嗎?
北京郵電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萬巖說,她曾對自己的學生做了一個問卷:公開自己的信息從而得到更有針對性的營銷,或是嚴格保護隱私但必須自己動手搜索商品,你會選哪一個?學生們的回答大致是五十對五十。
章林光也提出,“棱鏡門”事件雖然反響惡劣,但也有調查表明,半數美國人對美國政府的做法未必持反對態度。
這些結論似乎暗示,普通人對網絡隱私的態度,也許還很有寬容度。
章林光建議,公眾必須接受、或者說忍受一個事實――大數據時代,人就是透明的,“個人隱私保護現在被過度解讀,這窒息了數據共享

責任編輯:廖生玨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