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的“兩極化” 不安全VS更安全
美國正在利用大數據加強網絡安全和國防建設,這一消息的傳出讓人們對大數據分析增強網絡安全充滿了信心。但無法忽略的事實卻是,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云計算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使得人們越來越多地在網絡上留下信息,這些信息如果被分析和利用,將對個人隱私和安全形成極大的威脅,同時,大數據的海量數據也增加了信息保護的難度。面對大數據安全上的“兩極化”現象,我們不禁想問,大數據時代是不安全還是更安全?
大數據時代的安全隱患
海量的數據意味著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可是這些信息如果涉及個人隱私且被不法分子利用,那么也將成為大數據時代的悲劇。
“大數據時代,對隱私泄露的擔憂是緊張和焦慮的源泉。”微軟研究院的高級研究員博伊德(Danah Boyd)曾表示,在大數據時代,社交網絡化趨勢將增加隱私泄露的風險,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時候自己的隱私就被泄露出去了”。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大數據分析不僅能夠幫助企業實現更加準確的決策,同時也能幫助不法分子更加了解攻擊對象。全球社會網絡領軍人物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在其新書《爆發》中指出,人的行為看似隨機無序,但實際上是存在某種規律的。在社交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大數據把人的行為進行了放大分析,從而能夠相對準確地預測人的性格和行程。所以,不排除有這樣一種可能——在忙完了一天的工作之后,你還沒有決定要去哪兒,數據中心卻早就先于你準確地預測了你接下來的目的地。設想一下,如果這些分析數據被不法分子獲得,那么后果將無法想象。
大數據同樣可能幫助黑客更方便地作案。一方面,由于大數據的海量性,且其中被保護的數據非常少,所以更有可能被黑客獲取和攻擊;另一方面,對于已經形成的具有高價值的分析數據,也更容易成為黑客的竊取對象,從而為其所用,進行更多的犯罪活動。
除了隱私泄露和可能存在的黑客攻擊,大數據的數據存儲也存在極大的風險。“隨著越來越多的信息轉移到網絡上或是云端,我們將感覺到對它們失去了控制。”蘋果聯合創始人沃茲尼克曾直白地表示了對云端數據安全的擔憂。現在看來,這種擔憂非常有必要,2011年亞馬遜云計算中心的宕機事件就讓諸多企業蒙受損失,并且這種云端數據受損的事件仍時有發生。

責任編輯:廖生玨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