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和創作不能簡單畫等號
最近,某互聯網影業的老總在行業會議上說:“通過挖掘大數據,我們發現不同觀眾的偏好。比如《芳華》的觀眾比《戰狼2》的觀眾消費了更多的熱飲。這些都是我們以前不知道的,也無法預測的。”《戰狼2》7月底上映,《芳華》12月中旬上映,觀眾喝什么飲料還要用大數據來預測嗎?
這個看似笑話的段子是當前文化行業熱衷利用大數據的一個寫照。眾所周知,文藝創作是充滿風險的事業,對于影視這樣需要巨額投資的行業來說,風險就更大了,動輒數億砸下去,如果觀眾不喜歡,豈不打了水漂。因此,面向大眾的文藝創作,沒有不想討好觀眾以求成功的。但在互聯網誕生以前,最先進的技術也不過是通過電話或問卷調查來做市場預測,而互聯網使大數據為觀眾畫像成為可能。通過分析你的消費數據就能大致勾畫出你的年齡、性別、喜好,從而投其所好,為你量身定制注定會讓你喜歡的作品。
這的確是個美好的夢想。在美劇《西部世界》里,編劇虛構了一個未來游樂園,這座高科技樂園會追蹤和記錄游客的所有行為,按照數據提供的游客的個性化標簽為每個游客安排其喜歡的個性化情節,并有針對性地向游客推銷游戲中的付費任務、消費品和各種服務。但我常常感到疑惑,如果游客知道了自己生活在虛假的夢幻之中,他們的感受會如何?是感謝商家貼心服務,還是憤慨商家越俎代庖?對我而言,是絕對不愿意生活在這樣愜意的夢境里的——我要的是真實的生活、真實的感受,哪怕真實令人不快。我相信,持類似看法的人不會是少數。
在創作時運用大數據規避風險情有可原,但完全用大數據來指導文藝創作就是對創作者和受眾的雙重冒犯。對創作者而言,這是不相信他的獨創能力;對受眾而言,這是虛偽的奉承和虎視眈眈的算計。一味討好受眾的作品不可能是具有深刻思想內涵和精湛藝術水準的精品,也未必能給投資者帶來理想的收益。《變形金剛5》用塞滿中國主題元素來迎合中國觀眾,結果遭遇票房和口碑的雙失敗。百度參與眾籌發行的《黃金時代》,預期最低票房為2億元,結果落得5000萬元慘淡收場。某導演僅僅看到一位偶像的微博有1700萬粉絲,就立刻決定請他主演,結果電視劇口碑撲街。
有人拿美劇《紙牌屋》的成功來證明大數據可以指導創作。據媒體報道,Netflix憑借3000萬北美用戶觀看視頻的行為數據,發現大衛·芬奇、凱文·史派西和《紙牌屋》三個關鍵詞組合會引爆觀眾。《紙牌屋》后來果然為Netflix帶來超300萬流媒體用戶。但《紙牌屋》難道不是因為出色的故事和精彩的表演征服觀眾的嗎?即使人人都知道了目標觀眾的偏好,不是高手能創造出精彩情節和人物嗎?
大數據和創作是不能簡單畫等號的。不是掌握了受眾的喜好就能投其所好地創作出成功的作品,如果創作是如此簡單的事情,就不存在“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的艱苦了。完全依賴大數據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唯收視率。習近平總書記說:“文藝要贏得人民認可,花拳繡腿不行,投機取巧不行,沽名釣譽不行,自我炒作不行,‘大花轎,人抬人’也不行”。文藝要贏得人民認可,還是要靠創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艱苦的創造和辛勤的汗水澆灌作品。

責任編輯:馬麗芳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