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助推大數據價值的深挖
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德毅在工業革命時期,水、電、交通等實現了社會化、集約化和專業化;在后工業革命時期,云計算、大數據正讓信息服務實現社會化、集約化和專業化,信息技術正成為全社會公共的基礎設施。在云計
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德毅
在工業革命時期,水、電、交通等實現了社會化、集約化和專業化;在后工業革命時期,云計算、大數據正讓信息服務實現社會化、集約化和專業化,信息技術正成為全社會公共的基礎設施。
在云計算、大數據中我們慢慢的變得成熟,對云計算我們也有了新的認識。
大數據成為網絡時代重要資產
用戶主導,依托互聯網,按需服務,帶來了無所不在的互聯網的在線搜索,實時交互,時刻發生的即時協同。從圖靈計算到網絡計算,云計算的交互性遠遠超過圖靈機。
水、電、交通等實現了社會化、集約化和專業化。后工業革命時期,云計算正在讓信息服務實現社會化、集約化和專業化。信息技術成為全社會公共的基礎設施,成為物聯網的基石。服務器托管和積累形成的服務器只是暫時現象,現在很多大的互聯網公司的數據中心都有定制高端服務器群,這些服務器群的新架構將成為高端服務器的產業鏈,滿足大數據挖掘的需求。
云的最大特點是不確定,云計算最根本的問題就是處理不確定性。云和所有權無關,不論是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每朵云里都可能涉及到用戶的隱私或行業的秘密。安全問題已不再是云計算的攔路虎,云安全、數據安全實際上是服務和被服務方與信任管理的問題,加強政府監管是最基本的保證。
之前,位置服務受到大家的關注。位置服務是最接地氣的云計算,現在每個人都在享受搖一搖的生活,這就是一個很大的見證。之前我曾提到過計算機發展到這個世紀以來,存儲導致了我們的搜索時代,現在的互聯網又導致了我們的交互時代。
物聯網的代表是車聯網,物聯網的最高境界則是機器人聯網。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環境造就了大數據時代,產業前沿延伸,新興商業涌現,傳統意義的學科兼并、產業兼并、商業兼并日趨模糊,包括機器人在內的許多“四不像”的技術、產品、商業、產業正成為創新的主要形態,正是它們造就了現代社會的時代特征。
“互聯網+”已成為一個熱詞,“互聯網+”的基礎首先是“移動寬帶+”。沒有寬帶城市,沒有寬帶的移動通信,沒有3G、4G、5G的發展就不會有“互聯網+”。寬帶是互聯網的基礎,有了“互聯網+”,才有軟件即服務、平臺即服務、基礎設施即服務為核心基礎的“云計算+”,有了“云計算+”,才有物聯網。有了物聯網,就會派生更多大數據,進而將帶領現在整個科學進入數據密集型的科學,產生“人工智能+”。
“互聯網+”將使全社會各行各業都要面臨互聯網的需求,為此我們一定要加強自身的建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負重望,把“互聯網+”承擔起來。
云計算盤活大數據資產發現價值
大數據標志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這個時代的特征不只追求豐富的物質資源,也不只是互聯網帶來的方便的、多樣化的信息服務,同時還包含區別于物質的數據資源的價值發現和價值轉換,以及由大數據帶來的精神和文化方面的嶄新現象。
大數據來源于人類測量、記錄和分析世界的渴望和無盡的追求。隨著信息技術,尤其是傳感器、通信、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人類獲取數據的手段越來越多,速度大大加快,成本急劇降低,層次和尺度更為精細,大數據已成為網絡時代人類社會的重要資產。
大數據僅僅是一個客觀存在,就其本身而言,既不是科學,也不是技術,各行各業的大數據都以103的數量級增長。從大數據中發現價值是人類幾千年來認知世界和社會的基本能力,也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一個普遍性的問題。認知科學要有所突破,首先要在大數據上,聚類上有所突破。人類走過了幾千年的實驗科學,幾百年的理論科學,幾十年的計算科學之后,迎來了數據密集型的科學新時代。適應科學、理論科學、計算科學時代,大定律、大模型、小數據,數據是圍著模型和程序轉的。今天模型和程序要圍著數據轉,現在是大數據、小模型、小定律交叉學科,即使是同一個癌癥病,每個患者的表現也都不一樣,所以要關注對小數據的研究、小群體的研究,因此創新表現在創新交叉學科的形式化理論上。要更多地關注小眾,關注由下而上,而不是做特例發表論文。
云計算要充分確定大數據中的不確定性和價值的隱蔽性,跨界構建基于統計的可變視角和可變尺寸的全新發展狀態空間,大數據將驅動云計算架構中心的演化和進化,滿足及時發現大數據價值的需求。
云計算支撐機器人認知和機器人聯網
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和大數據可以有力的支撐機器人如何說、如何看、如何想。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的形態下,利用“云+端”的形態已經孕育太多的機器人雛形。例如導航,我們可以選擇林志玲的聲音或者郭德綱的聲音進行導航。
所以,云服務機器人將來會更多地出現在社會的各個生活層面,例如超市的語音導游導購機器人、微博健康助手機器人、論文投稿推薦機器人、高考機器人、機器人交警等。機器人撰稿也已經發生了,機器人寵物則是一個新的發現,我們甚至可以對機器人寵物進行各種性格的設定。語言、文本、歌曲、劇本如果都能輸入給機器人,讓機器人變得有情感、動作、語音,我們就會發現研發語言和圖像豐富,頭腦復雜、四肢動作簡單的特定認知領域的云機器人,這樣的機器人的智商和情商更容易取得小眾的共識,比如人臉識別機器人、聊天機器人、機器人詩人等。
我們這十年來做了機器的價值腦的研發工作,把情緒扣除,把性格、動作、長期記憶、短期記憶,學習和思維,這些主要部分進行物化,通過感知和深腦的認知,推進更深層次的行動和感知。此外,我們不單單提倡要計算,如果一個人不能遺忘就沒有智能的表現,沒有遺忘就沒有智能,遺忘是人類智能的表現。我們記憶中要進行抽象,把記憶、計算和交互三位一體,我們可以利用人腦中的地圖,根據動機檢驗路徑規劃,擱在當前的記憶時空,形成決策,控制小腦,完成駕駛過程。這讓我們深深體會到IT行業一定要跟汽車行業緊密結合,我們希望構造一個機器駕駛腦,通過感知認知行動,再感知,再認知,再行動循環反復,這就是我們基本的智能駕駛方案。
這樣的駕駛腦跟云計算怎么結合?我們最近成立了云計算組,希望將來在汽車上裝一個無人機,肉眼看不清的東西可以通過無人機看見。我們還可通過云感知來感知更大的空間,通過云搜索得到更好、更新的地圖,通過云計算和群體智能得到事故險情、路口記憶等。
云計算的產業鏈將曾經相隔的微電子、計算機、通信、軟件、家電、穿戴設備、汽車、機器人等產業融合為三大板塊。云上形形色色的數據中心、計算中心和服務中心、異構層疊的網絡、以產品為中心的產業鏈方式,已經轉變為以服務為中心的利益攸關方的相互滲透、協商共贏方式,云服務提供商正在成為產業鏈的主角。我們要更加關注客戶體驗和大數據價值發現,更加關注以車聯網為代表的物聯網,更加關注機器人認知或機器人聯網。
(以上內容系根據李德毅院士在“2015第七屆中國云計算大會”上的演講整理而成)
責任編輯:大云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