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儲存有多遠:跨過數據安全問題即可到達
云存儲即DaaS(存儲即服務),專注于向用戶提供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在線存儲服務。它的特點表現為彈性容量(理論上無限大)、按需付費、易于使用和管理。云存儲主要涉及分布式存儲(如分布式文件系統、IPSAN、數據同步、復制)、數據存儲(如重復數據刪除、數據壓縮、數據編碼)和數據保護(如RAID、CDP、快照、備份與容災)等技術領域。
從目前的一些統計與預測分析數據來看,云存儲市場與應用發展非常迅速,有一部分企業或個人已經認可這種模式,但更多人的用戶仍持懷疑和觀望態度。
四大問題限制云儲存
一、性能瓶頸
云存儲以互聯網為基礎提供存儲服務,私有云存儲可以基于LAN,但公有云則需要通過廣域網WAN來承載。由于帶寬的限制以及網絡復雜性,造成較大的數據訪問延遲,尤其是對WAN來說,數據訪問性能和實時性是個巨大的瓶頸。對性能和實時性要求高的應用則無法使用云存儲,TB/PB級以上的海量數據訪問更是可望而不可及。用戶需要使用數據時,卻無法及時獲取數據,云存儲還有什么意義呢?
二、標準與互操作性
云存儲目前屬于處于混沌局面,在一個相對較長的時期內,各云存儲服務還將各自為戰,無法統一標準。這樣,云存儲服務之間在數據存儲格式、訪問協議、授權與認證方式、用戶界面等方面可能存在差異,無法做到數據互操作性。考慮這樣的情形,用戶同時使用了幾家云存儲服務,或者用戶需要更換云存儲服務,即從一家云存儲服務遷移到另一家云存儲服務。沒有標準和互操作性,可以想像這將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
三、訪問與管理
云存儲特征之一是易用性和管理方便。用戶希望云存儲服務易于使用,用戶交互接口簡潔,無需改變原有的使用行為,能夠對現有的應用系統透明(即應用不需要修改)。這就需要服務商提供各自專用的用戶界面,甚至要求用戶進行開發。另外對于數據管理,各家云存儲這個環節也很薄弱,要么非常簡單,要么基本沒有。
四、存儲容量
云存儲理論上存儲容量無限大,用戶根據需要使用并付費即可。但資源總是有限的,用電高峰的夏天很多地方都要拉閘限電。所以,存儲容量的問題還是會限制很多用戶對云存儲的需求。對于大量長期的海量存儲容量租用,云存儲可能還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夠支持,無法想像EB、ZB級的云存儲數據中心是什么樣子,更無法想像其供電、空間、冷卻問題該如何解決。
以上四個問題成了云儲存發展的重要阻力,但其實,云儲存甚至是云計算本身還有個重大問題必須解決。
最大的障礙仍是安全問題
數據安全性是用戶最為關心的,尤其是用戶的關鍵數據。數據安全包含三個目標,即完整性integrity)、機密性(confidentiality)和可用性(availability)。簡而言之,完整性要求信息必須是正確和完全的,而且能夠免受非授權、意料之外或無意的更改;機密性要求信息免受非授權的披露;可用性要求信息在需要時能夠及時獲得以滿足業務需求。現代企業對計算機的依賴性嚴重增強,信息數據逐漸成為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礎,數據損壞或丟失將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數據安全威脅主要來自黑客、病毒、硬件設備的失效以及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數據的丟失、破壞、篡改、失竊等都會都是用戶所極為擔心的。2010年中國云計算調研報告顯示,數安全性與隱私仍然是廣受各類企業和用戶關注。埃森哲發布2010年中國云計算調研告也顯示,6成受訪者“十分擔心”數據安全與隱私。另外,用戶普遍認為,數據存放在別人那里終究不如自己存放安全。因此,如果安全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它也將成為云存儲的絆腳石。
數據本源防護排除安全障礙 無限靠近“云儲存”不是夢想
4大問題限制云儲存的發展,但是只要人們重視,技術發展總會解決。但安全問題會一直困擾云儲存,這是信息技術的通病,或者說是這個時代的通病。
信息時代,一切事物依賴快速流轉的信息流快速發展和進步,價值數據和信息成為了主導這個時代的關鍵。正是由于這一點,數據正遭受越來越多的威脅。所以云儲存遭遇多樣的安全問題也就見怪不怪了。
云儲存和用戶之間,永遠存在一道難以逾越的數據安全鴻溝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既然知道了威脅目標是數據本身,只要我們采取對數據本源具有防護效果的安全技術就能摧毀那道安全障礙,而多模加密技術則是當今最好的本源防護技術。多模加密技術采用對稱和非對稱算法相結合的技術,在保證本源防護即加密質量的同時,多模加密技術還能應對數據存在的多樣安全環境,比如云儲存環境,云加密需求的問題。這種靈活、本源、全面的加密技術是排除用戶與云儲存之間障礙的最好選擇。而這種技術使用的典型代表正是山麗的防水墻系統。
云技術和云儲存正逐漸走入我們的生活是不爭的事實。想要安心的使用云儲存,排除云技術等本源障礙,及時防范現代信息技術最大的障礙——數據安全問題,采用具有針對性且靈活的加密軟件就是不錯的選擇!
責任編輯:廖生玨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