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鋰電池的最全100問答!
28.什么是24小時自放電測試?
鋰電池的自放電測試為:
一般采用24小時自放電來快速測試其荷電保持能力,將電池以0.2C放電至3.0V,恒流恒壓1C充電至4.2V,截止電流:10mA,擱置15分鐘后,以1C放電至3.0V測其放電容量C1,再將電池恒流恒壓1C充電至4.2V,截止電流:10mA,擱置24小時后測1C容量C2,C2/C1*100%應大于99%。
29.什么是充電態內阻與放電態內阻有何不同?
充電態內阻指電池100%充滿電時的內阻;放電態內阻指電池充分放電后的內阻。
一般說來,放電態內阻不太穩定,且偏大,充電態內阻較小,阻值也較為穩定。在電池的使用過程中,只有充電態內阻具有實際意義,在電池使用的后期,由于電解液的枯竭以及內部化學物質活性的降低,電池內阻會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30.什么是靜態電阻?什么是動態電阻?
靜態內阻為放電時電池內阻,動態內阻為充電時的電池內阻。
31.是標準耐過充測試?
IEC規定鎳氫電池的標準耐過充測試為:
將電池以0.2C放電至1.0V/支,以0.1C連續充電48小時,電池應無變形、漏液現象,且過充電后其0.2C放電至1.0V的時間應大于5小時。
32.什么是IEC標準循環壽命測試?
IEC規定鎳氫電池標準循環壽命測試為:
電池以0.2C放至1.0V/支后
01)以0.1C充電16小時,再以0.2C放電2小時30分(一個循環)
02)0.25C充電3小時10分,以0.25C放電2小時20分(2-48個循環)
03)0.25C充電3小時10分,以0.25C放至1.0V(第49循環)
04)0.1C充電16小時,擱置1小時,0.2C放電至1.0V(第50個循環)。對鎳氫電池,重復1-4共400個循環后,其0.2C放電時間應大于3小時;對鎳鎘電池重復1-4共500個循環,其0.2C放電時間應大于3小時。
33.什么是電池的內壓?
指電池的內部氣壓,是密封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產生的氣體所致,主要受電池材料、制造工藝、電池結構等因素影響。其產生原因主要是由于電池內部水分及有機溶液分解產生的氣體于電池內聚集所致。一般電池內壓均維持在正常水平,在過充或過放情況下,電池內壓有可能會升高:
例如過充電,正極: 4OH- - 4e → 2H2O + O2↑; ①
產生的氧氣與負極上析出的氫氣反應生成水 2H2 + O2 → 2H2O ②
如果反應②的速度低于反應①的速度,產生的氧氣來不及被消耗掉,就會造成電池內壓升高。
34.什么是標準荷電保持測試?
IEC規定鎳氫電池的標準荷電保持測試為:
電池以0.2C放至1.0V后,以0.1C充電16小時,在溫度為20℃±5℃,濕度為65%±20%條件下,儲存28天后,再以0.2C放電至1.0V,而鎳氫電池應大于3小時。
國家標準規定鋰電池的標準荷電保持測試為:(IEC無相關標準)電池以0.2C放至3.0/支,后,以1C恒流恒壓充電到4.2V,截止電流10mA,在溫度為20℃±5℃下,儲存28天后,再以0.2C放電至2.75V,計算放電容量,再與電池標稱容量相比,應不小于初始容量的85%。
35.什么是短路實驗?
將充滿電的電池在防爆箱內用一根內阻≤100mΩ導線連接正負極短路,電池不應爆炸或起火。
36.什么是高溫高濕測試?
鎳氫電池高溫高濕測試為:
電池充滿電后,將其置于定溫度、濕度條件下儲存若干天,貯存過程中觀察無有漏液現象。
鋰電池高溫高濕測試為:(國家標準)
將電池1C恒流恒壓充電到4.2V,截止電流10mA,然后放入(40±2)℃,相對濕度為90%-95%的恒溫恒濕箱中擱置48h后,將電池取出在(20±5)℃的條件下擱置2h,觀測電池外觀應該無異常,再以1C恒流放電到2.75V,然后在(20±5)℃的條件下,進行1C充電、1C放電循環,直至放電容量不少于初始容量的85% ,但循環次數不多于3次。
37.什么是溫升實驗?
將電池充滿電后放進烘箱,以5℃/min的速度從室溫開始升溫,烘箱溫度達130℃時保持30分鐘,電池不應爆炸或起火。
38.什么是溫度循環實驗?
溫度循環實驗包含27個循環,每個循環由以下步驟組成:
01)電池從常溫轉為在66±3℃,15±5%條件下放置1小時,
02)轉為在溫度在33±3℃,濕度90±5℃的條件下放置1小時,
03)條件轉為-40±3℃,放置1小時
04)電池在25℃擱置0.5小時
此4步即完成一個循環,經過此27個循環實驗后,電池應該無漏液,爬堿、生銹或其它異常情況出現。
39.什么是跌落測試?
將電池或者電池組充滿電后三次從1m高處跌落至混凝土(或者水泥)地面上,以此獲得隨機方向的沖擊。
40.什么是振動實驗?
鎳氫電池振動實驗方法為:
電池以0.2C放電至1.0V后,0.1C充電16小時,擱置24小時后按下述條件振動:
振幅:0.8mm
使電池在10HZ-55HZ之間震動,每分鐘以1HZ的振動速率遞增或遞減。
電池電壓變化應在±0.02V之間,內阻變化在±5mΩ以內。(振動時間在90min)
鋰電池振動實驗方法為:
電池以0.2C放電至3.0V后,1C充電恒流恒壓充電到4.2V,截止電流10mA ,擱置24小時后按下述條件振動:
以振動頻率在5分鐘內由10 Hz 到 60 Hz 再到 10 Hz為一循環,振幅為0.06英寸進行振動實驗。電池在三軸方向上振動,每軸振動半小時 。
電池電壓變化應在±0.02V之間,內阻變化在±5mΩ以內。
41.什么是撞擊實驗?
電池充滿電后,將一個硬質棒橫放于電池上,用一個20磅的重物從一定高度掉下來砸在硬質棒上,電池不應爆炸、不起火。
42.什么是穿透實驗?
電池充滿電后,用一定直徑的釘子穿過電池的中心,并把釘子留在電池內,電池不應爆炸、起火。
43.什么是火燒實驗?
將充滿電的電池置于一個帶有特殊防護罩的加熱裝置上進行火燒,無碎片穿出防護罩。
四,電池常見問題與分析
44.公司的產品通過了哪些認證?
已通過了ISO9001:2000質量體系認證和ISO14001:2004環保體系認證;產品獲歐盟CE認證和北美UL認證,通過了SGS環保測試,并已取得Ovonic的專利許可;同時公司的產品已由PICC在全球范圍承保。
45.什么是Ready-To-Use電池?
Ready-to-use電池是公司隆重推出的一款新型的高荷電保持率Ni-MH電池,它是一種耐儲存電池,具有一次電池和二次電池的雙重性能,可替代一次電池。也就是說該電池不僅可以循環使用,而且與普通二次Ni-MH電池相比,在儲存相同時間后有著更高的剩余電量。
46.為什么說Ready-To-Use(HFR)是替代一次性電池的最理想產品?
該種產品與同類相比,具有如下顯著的特點:
01)更小的自放電;
02)更長的儲存時間;
03)耐過放;
04)循環壽命長;
05)尤其當電池電壓低于1.0V時,具有良好的容量恢復功能;
更重要的是,該類電池在25℃環境中儲存一年的荷電保持率可達75%,所以說這種電池是替代一次性電池的最理想產品。
47.電池使用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01)使用前,請仔細閱讀電池說明書;
02)電器和電池接觸件應清潔,必要時用濕布擦凈,待干燥后按極性標示裝入;
03)新舊電池不要混用,同一種型號但不同種類的電池也不能混用,以免降低使用效能;
04)不能通過加熱或充電方式使一次性電池再生;
05)不能將電池短路;
06)不要拆卸和加熱電池,或將電池丟入水中;
07)用電器具長期不用時應取出電池,使用后應切斷開關;
08)廢電池不要隨意丟棄,盡可能與其它垃圾分開投放,以免污染環境;
09)無成人監護時,勿讓兒童更換電池,小型電池應放在兒童不能拿到的地方;
10)電池應保存在陰涼、干燥、無陽光直射處.
48.目前常見的各種可充電電池之間有什么區別?
目前鎳鎘,鎳氫,鋰離子充電電池大量應用于各種便攜式用電設備(如筆記本電腦,攝像機和移動電話等到)中,每種充電電池都具自已獨特的化學性質。鎳鎘和鎳氫電池之間主要差別在于:鎳氫電池能量密度比較高。與相同型號電池對比,鎳氫電池容量是鎳鎘電池的二倍。這意味著在不為用電設備增加額外重量時,使用鎳氫電池能大大地延長設備工作時間。鎳氫電池另一優點是;A大大減少了處鎘電池中存在的:“記憶效應”問題,從而使得鎳氫電池可更方便地使用。鎳氫電池比鎳鎘電池更環保,因為它內部沒有有毒重金屬元素。 Li-ion也已經快速成為便攜設備的標準電源,Li-ion能提供和鎳氫電池一樣的能量,但在重量方面則可減少大約35%,這對于旬攝像機和筆記本電腦之類的用電設備來說是至關重要的。Li-ion完全沒有“記憶效應”和不含有毒物質的優點也是使它成為標準電源的重要因素。
鎳氫電池的放電效率在低溫會有顯著的降低,一般充電效率會隨溫度的升高而升高,但當溫度升到45℃以上,高溫下充電電池材料的性能會退化,電池的循環壽命也將大大縮短。
49.何為電池的倍率放電?何為電池的小時率放電?
倍率放電是指放電時放電電流(A)與額定容量(A?h)的倍率關系表示。 小時率放電是指按一定輸出電流放完額定容量所需的小時數。
50.為什么冬天拍攝時需要對電池進行必要的保溫?
由于數碼相機中的電池在氣溫過低的情況下,活性物質的活躍度大大降低,從而可能無法提供相機的正常工作電流,因此在氣溫較低地區戶外拍攝,尤
其要注意相機或電池的保暖。
51.鋰離子蓄電池的工作溫度范圍?
充電 -10—45℃ 放電 -30—55℃
52.不同容量的電池可以組合在一起嗎?
如果將不同容量或新舊電池混在一起使用,有可能出現漏液,零電壓等現象,這是由于充電過程中,容量差異導致充電時有些電池被過充,有些電池未充滿電,放電時有容量高的電池未放完電,而容量低的則被過放,如此惡性循環,電池受到損害而漏液或低(零)電壓。
53.什么是外部短路,對電池性能有何影響?
電池外兩端連接在任何導體上都會造成外部短路,電池類型不同,短路有可能帶來不同嚴重程度的后果。如:電解液溫度升高、內部氣壓升高等。氣壓值如果超過電池蓋帽耐壓值,電池將漏液。這種情況嚴重損壞電池。如果安全閥失效,甚至會引起爆炸。因此切勿將電池外部短路。
54.影響電池使用壽命的主要因素由那些?
01)充電:
選擇充電器時,最好使用具備正確終止充電裝置(例如防過充時間裝置、負電壓差(-dV)切斷充電和防過熱感應裝置)的充電器,以免電池因過充而縮短使用壽命。一般來說,慢速充電較快速充電更能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
02)放電:
a.放電的深度是影響電池壽命的主要因素,放電的深度越高,電池的壽命就越短。換句話說,只要降低放電深度,就能大幅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因此,我們應避免將電池過放至極低的電壓。
b.電池在高溫下放電時,會縮短電池的使用壽命。
c.如果設計的電子器材不能完全停止所有電流,若將該器材長時間擱置不用,而不把電池取出, 其殘余電流有時會令電池過分消耗, 造成電池過放電。
d.把不同電容量、化學結構或不同充電水平的電池,以及新舊不一的電池混合使用時,亦會令電池放電過多, 甚至會造成反極充電。
03) 儲存:
若電池長時間在高溫下儲存,會令其電極活性衰減,縮短使用壽命。
55.電池使用完后或長期不使用是否可以保存在用電器內?
如果用電器較長時期內不再使用,最好將電池取出并放于低溫、干燥的地方,如果不這樣,即使用電器被關掉,系統仍會使電池有一個低電流輸出,這會縮短電池的使用壽命。
56.電池儲存在什么樣的條件較好?長期保存電池需要充滿電嗎?
根據IEC標準規定,電池應在溫度為20℃±5℃,濕度為(65±20)%的條件下儲存。一般而言,電池儲存溫度越高,容量的剩余率越低,反之也是一樣,冰箱溫度在0℃-10℃時儲存電池的最好地方,尤其是對一次電池。而二次電池即使儲存后損失了容量,但只要重新充放電幾次既可恢復。
就理論上講,電池儲存時總有能量損失。電池本身固有的電化學結構決定了電池容量不可避免地要損失,主要是由于自放電造成的。通常自放電大小與正極材料在電解液中的溶解性和它受熱后的不穩定性(易自我分解)有關。可充電電池的自放電遠比一次電池高。
如果要長期保存電池,盡量放在干燥低溫的環境下并讓電池剩余電量在 40% 左右最為理想。當然,每個月最好要把電池拿出來用一次,既能保證電池良好的保存狀態,又不至于讓電量完全流失而損壞電池。
57.什么是標準電池?
國際上規定的作為電勢(位)測量標準的電池。它是由美國電氣工程師E.韋斯頓在1892年發明的,故又稱韋斯頓電池。
標準電池的正極是硫酸亞汞電極,負極是鎘汞齊金屬(含有10%或12.5%的鎘),電解液是帶酸性的飽和硫酸鎘水溶液,實際上是飽和的硫酸鎘和硫酸亞汞水溶液。
58.單體電池出現零電壓或低電壓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01)電池外部短路或過充、反充(強制過放);
02)電池受高倍率大電流連續過充,導致電池極芯膨脹,正負極直接接觸短路等;
03)電池內部短路或微短路,如:正負極片放置不當造成極片接觸短路,或正極片接觸等。
59.電池組出現零電壓或低電壓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01)是否單支電池零電壓;
02)插頭短路、斷路,與插頭連接不好;
03)引線與電池脫焊、虛焊;
04)電池內部連接錯誤,連接片與電池之間漏焊、虛焊、脫焊等;
05)電池內部電子組件連接不正確,損壞。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