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的重要性被擺上臺面丨盤點2017
對于中國的儲能行業來說,2017年是特別的一年,儲能政策的印發、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提速、能源互聯網的發展,儲能技術的存在感不斷提升。
對于中國的儲能行業來說,2017年是特別的一年,儲能政策的印發、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提速、能源互聯網的發展,儲能技術的存在感不斷提升。那么2017年儲能到底經歷了什么,一起來回顧一下。
1、首個儲能行業指導意見落地,行業迎來新機遇
2017年10月,國家發改委、能源局、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聯合下發《關于促進我國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這是我國儲能行業中第一個指導性政策,該政策確立了我國儲能行業從短期到中長期的發展方向,明確了近十年的發展目標。作為中國儲能產業第一個指導性政策,提出未來10年內分兩個階段推進相關工作,第一階段實現儲能由研發示范向商業化初期過渡;第二階段實現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
《指導意見》的印發讓許多儲能相關行業吃下一顆定心丸,相關儲能技術人員還希望儲能行業配套實施細則能夠盡快落地,比如從規劃、項目、具體領域、投入、形式等方面能提供量化指導和支持,以便施展拳腳。
2、電力輔助服務方案印發,鼓勵儲能設備提供輔助服務
2017年11月,國家能源局印發《完善電力輔助服務補償(市場)機制工作方案》,面對電力系統運行管理新形勢,著力完善和深化電力輔助服務補償(市場)機制,制定了詳細的階段性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工作方案》提出按需擴大電力輔助服務提供主體,鼓勵儲能設備、需求側資源參與提供電力輔助服務,允許第三方參與提供電力輔助服務。
輔助服務是維持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必要功能,在可再生能源大發展時期,其重要性越來越凸顯。電儲能技術作為優質的電力和電量的“搬運工”,特別是在其逐步成熟和規模化應用的過程中,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電能不能大規模存儲的問題。調頻調峰等輔助服務能更充分的利用儲能的靈活性特點,是儲能實現應用價值的理想領域。
山西省已啟動電儲能參與調峰調頻輔助服務試點工作,山西省能源監管辦11月發布《關于鼓勵電儲能參與山西省調峰調頻輔助服務有關事項的通知》。 《通知》是全國首個針對電儲能參與輔助服務的項目管理規則。為確保電儲能順利參與輔助服務市場交易,《通知》對項目管理、電價政策、并網調度策略等方面的問題提出了工作方案。山西省儲能參與輔助服務試點工作涉及調峰和調頻兩種輔助服務品種,包括聯合式和獨立式等兩種電儲能設施參與方式。首批調峰試點容量規模初步確定為不超過30萬千瓦,首批調頻試點容量規模初步確定為不超過12萬千瓦。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表示,電力輔助服務為儲能敞開了大門,如果儲能能夠深入參與到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找到新的收益點,不但能夠緩解儲能電站的運營難度,還能促進新技術的研發。根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測算,調峰輔助服務對儲能開放,可將應用于風電場的儲能系統投資回收期減少近40%。
3、商業模式持續進化,企業加大項目部署力度
2017年不少企業進行了商業模式的探索,儲能商業項目應用最多的是峰谷電價差套利,根據CNESA儲能項目庫對中國儲能項目的追蹤統計,江蘇、北京、廣東成為2017年國內儲能項目規劃建設投運最熱門地區,這些地區經濟發達,工商業園區多,用電負荷大,用戶側峰谷電價差較大,擁有較大的套利空間。根據2017年8月公布的各省市大工業用電峰谷電價,多地峰谷電價差大于0.6元/千瓦時。
為此,企業也加大部署力度。中天科技的分布式并網儲能項目(10MWh)成功運行,安裝了江蘇第一塊實現峰谷價差計量表,并利用光、儲、充商業模式,瞄準未來電動汽車用電需求,通過移動式集裝箱切入應用場景,具備大規模復制可能;廣東猛獅新能源科技公司在湖北襄陽宜城市新增投資20億元,建設5G瓦時動力鋰電池項目;南都電源與中國建設銀行、中恒電氣合作,開啟“投資+運營”的商用模式。
4、大量資本涌入動力電池領域 產能過剩危機來臨
作為移動的儲能裝置,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是重要的儲能形式。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2017年動力電池行業投資動作火熱:寧德時代斥資131.2億新建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動力及儲能電池研發項目;泰爾投資50億元用于新能源電池生產基地;銀隆總投資100億元建設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等產品,孚能科技聯手北汽投資80億元打造動力電池基地等等。
目前國內動力電池企業有200余家,預計2017年動力電池整體產能可能將破200GWh,然而2017年各類新能源汽車對應的鋰電裝機或僅為30GWh,產能利用率僅為15%左右,產能過剩危機來臨。這輪產能過剩是結構性產能過剩,以低端產品過剩,中高端產品稀缺為特點,帶來的影響是動力電池企業面臨上擠下壓局面、庫存嚴重以及行業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
5、電池報廢潮將至 布局梯次利用儲能市場
動力電池研發火熱的同時,其“退役”問題也被廣泛關注。2020年我國動力電池報廢量將超過24.8萬噸,將迎來“報廢潮”。儲能行業的發展,為動力電池退役、梯次利用提供了新出路,《關于促進我國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就提出要“完善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監管,開展對淘汰動力電池進行儲能梯次利用研究”。
2017年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方案》指出,電動汽車及動力電池生產企業應負責建立廢舊回收網絡;此后,一系列國標如《車用電池回收利用拆解規范》、《車用電池回收利用余能檢測》發布,逐漸構建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標準。
2017年,新能源汽車企業、儲能系統集成企業、動力電池企業、PACK和BMS企業、電池回收企業等產業鏈的各個參與方紛紛加緊布局梯次利用儲能市場。工商業園區MW級梯次利用示范項目投運、鐵塔公司發布退役動力電池招標計劃等一系列動態進一步激發了梯次利用儲能市場的熱度。
6、儲能成為支撐能源互聯網項目關鍵技術
能源互聯網少不了儲能系統的支持。2017年,國家能源局發布” 首批‘互聯網+’智慧能源示范項目名單”,共有56個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獲批,其中絕大多數能源互聯網項目規劃了儲能設施。此外,國家發改委發布的28個“首批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名單”中,有25個項目增加了電儲能或儲能單元,可以看到儲能已經成為新能源應用模式的根基。
7、四類儲能技術成為2018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支持方向
2017年10月,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電網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2018年項目申報指南發布,該重點專項按照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并網消納、大電網柔性互聯、多元用戶供需互動用電、多能源互補的分布式供能與微網、智能電網基礎支撐技術 5 個創新鏈(技術方向),共部署 23 個重點研究任務。
在儲能領域,梯次利用動力電池規模化工程應用關鍵技術、高安全長壽命固態電池的基礎研究、3MW 級先進飛輪儲能關鍵技術研究、液態金屬儲能電池的關鍵技術研究等成為2018年技術研究課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Kubernetes為什么會逐漸成為云計算的標準?
2018-01-18標準 -
云計算成朝陽產業,未來發展已成趨勢
-
2018關于云計算的五個預測:容器、AI、定制云
2018-01-18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