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客戶側儲能電站總投資2.93億 年收益3645萬
日前,江蘇無錫供電公司與浙江南都電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簽訂關于無錫新區星洲工業園儲能系統項目的并網協議,標志著全國最大容量商業運行客戶側儲能系統正式并網運行。無錫新區星洲工業園儲能系統的成功并網,為江蘇能源變革發展、打造高端電網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意義。近年來,國網江蘇電力大力推進客戶側儲能項目建設,儲能發展逐步駛入快車道。
來源 | 國家電網報
作者 | 黃蕾 許慶強
全國最大容量商業運行客戶側儲能系統并網
客戶側儲能一般指在客戶所在場地建設,功率20兆瓦以下,35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接入客戶內部配電網,在客戶內部配電網平衡消納的儲能系統。
近年來,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為服務電網穩定運行,積極探索儲能關鍵技術應用,主動建設儲能運營管理平臺和儲能示范項目。一系列客戶側儲能電站建成并網,將為江蘇能源變革發展、打造高端電網提供堅強的支撐。
2月9日,無錫供電公司與浙江南都電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簽訂關于無錫新區星洲工業園儲能系統項目的并網協議,標志著全國最大容量商業運行客戶側儲能系統正式并網運行。
該項目充放電額定總功率20兆瓦,電池容量160兆瓦時,同時安裝了江蘇省第一只儲能用峰谷分時電價計量電表,是首個接入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客戶側儲能互動調度平臺的大規模儲能電站。
該電站坐落于無錫新加坡工業園區內,所用電池為鉛碳電池,使用壽命約4000天,建成后在配電端為園區提供的儲能服務,結合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與智能微電網技術,實現了傳統能源與新能源多能互補和協同供應。目前該工業園區擁有大大小小70多家企業,每日用電需求大,為項目建設提供了優越的市場條件,加之南都電源近年來在電池技術研發上有所突破,研發出比老款使用壽命增加30%的新型電池,使得電池更換頻率和投資成本大幅降低,該儲能項目應運而生。
目前,江蘇全面實行峰谷電價政策,降低用電尖峰,減小電網峰谷差,以緩解電網高峰電力供需缺口,促進電力資源優化配置,減少發電機組及電網建設投資,提高電網設備利用率。儲能系統可以在低電價的谷時段充電,在高電價的峰時段放電,在既不消耗資源,又不釋放污染物、廢料的情況下,為電網削峰填谷,提高地方電能供給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該項目總投資2.93億元。據測算,項目儲能系統通過削峰填谷,可實現電價差年收益約3645萬元,配以政府補貼,約7至8年可實現盈利。此外,該儲能項目還可以通過參加臨時性調峰的電力需求響應獲得相應獎勵資金支持。
“電站投運后,我們能以92折的市場優惠價購買用電,在減少了企業成本開支,提高經濟收益的同時,園區還推動了能源的清潔生產和就地消納,提高了能源綜合利用效率。”無錫新區星洲工業園負責人楊二觀介紹,該項目在10千伏高壓側接入,為整個園區供電,投運后每天高峰時段可給園區提供2萬千伏安負載的調劑能力,有效降低工業園區變電站變壓器的負載率,緩解了變壓器的增容壓力。
多措并舉全力服務儲能業務發展
據測算,尖峰負荷每降低100萬千瓦,電網投資將減少約3億元。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客戶側儲能項目通過削峰填谷可以擴大電網輸配能力的富余空間,減少對區域輸配電網的投資,對于合理有效利用資源、實現良好的社會效益、推動綠色能源的發展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推進客戶側儲能是國網江蘇電力近三年尤其是去年的重點工作之一。截至2017年年底,江蘇全省已建和在建的客戶側儲能電站共有55座,容量1556兆瓦時,涉及13個儲能企業。為了進一步推動該項工作,國網江蘇電力自主開發建設了客戶側儲能監控與互動平臺,采集儲能全站、變流器、電池組等相關數據,提供儲能電站充放電策略建議,服務電網削峰填谷,推動客戶參與電力需求響應和源網荷儲互動。目前,全省19座儲能電站已完成電力需求響應智能終端安裝,其中17座已接入平臺并可參與電力需求響應。
與此同時,按照國網營銷部統一部署,國網江蘇電力和中國電科院共同建設了客戶側儲能柔性源網荷自動控制系統,開發完成客戶側儲能云平臺、即插即用裝置和手機客戶端移動應用,在蘇州安裝100套戶用儲能設備(其中5套為光儲系統)和60臺電動汽車充放電裝置,實現客戶側儲能設施即時接入、自動認證和即插即用。引導客戶側儲能、電動汽車與配電網協同運行,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納水平。
無論是普通工業還是大工業客戶,江蘇的峰谷電價差均較大。北京、上海的峰谷電價差也比較大,但江蘇的儲能電站建設運行成本相對較低,儲能投資見效更快。因此,眾多儲能供應商和用電企業選擇在江蘇投資建設運營儲能電站。據悉,目前,江蘇省社會投資已建儲能項目36個,容量36兆瓦/252兆瓦時;在建儲能項目19個,容量33兆瓦/248兆瓦時。其中蘇州協鑫已建成2兆瓦/10兆瓦時儲能電站;無錫星科已建成20兆瓦/160兆瓦時儲能電站,真正實現規模化儲能商業運營;淮安淮勝電纜建成500千瓦/1370千瓦時多應用場景儲能電站,該項目主要收益為獲取峰谷電價差和減少變壓器需量電費,具備參與電力需求側響應和源網荷儲互動功能。
在客戶側儲能方面,2017年國網江蘇電力牽頭公司科技項目1項,參與公司科技項目2項,從儲能容量優化配置、儲能并網互動方式、規模化集群控制、儲能運營服務等方面深入研究,更好地支撐江蘇省儲能業務發展。
【重點項目簡介】
南京荷葉山服務區快充站光儲充一體化項目
2017年國網江蘇電力共投資建設兩項高速公路服務區快充站光儲充一體化改造項目,分別為《江蘇南京供電公司南京六合服務區快充站(深圳方向)光伏儲能改造》和《江蘇南京供電公司南京六合服務區快充站(長春方向)光伏儲能改造》,項目由南京供電公司負責實施,2017年總投資160萬元。兩個項目建設地點相近,建設環境基本一致,建設方案基本相同。單個改造項目建設4個小車充電車位(另預留4個充電工位),一臺630千伏安箱式變壓器,兩臺120千瓦分體式直流充電機,一機雙樁,每個充電樁對應一個車位。光伏系統布置在充電車位雨棚上。同時在室外配置一套箱式儲能設備,項目選用磷酸鐵鋰電池,容量為0.4兆瓦/0.8兆瓦時。
項目建設的分布式光伏、儲能混合發電系統正常時與配電網聯合運行一起為充電站供電,聯合運行模式可設定為多種方式:光伏發電為充電站供電,余電上網,缺額由電網補充;光伏發電為充電站供電,余電不上網,缺額由電網補充;結合峰谷電價,峰時電量上網、谷時從電網取電;新能源發電接受電網調度,控制上網功率。
南京江北新區充電塔光儲充一體化示范項目
南京江北新區停車充電塔項目選址位于浦濱路與臨滁路交叉口西南角,規劃的軌道交通11號線七里河站附近,規劃地塊性質為社會停車場,地塊面積6100平方米。項目建設地下兩層、地上八層充電塔一座,布置開閉所、配電間、監控室、儲能間、小型乘用車位及商鋪、辦公區域等,可同時滿足約390輛小型乘用車的充電需求。電動汽車充電塔光儲及智能化建設基于能源互聯網的設計理念,整合光儲等能源系統,實現源—網—荷—儲協調運行,在滿足電動汽車充電需求的基礎上,開展多種商業運營模式的實踐示范。
項目建設過程中綜合考慮儲能系統電池經濟性及性能要求,選擇鉛炭電池作為本項目儲能電池材料。儲能系統設計裝機容量為3兆瓦時,由4個儲能單元組成。每個儲能單元由300只單體電池串聯成600伏/1500安時的電池組,其端電壓范圍為540伏~705伏,基礎儲能單體為2伏/1500安時儲能型鉛炭電池,系統可承受8級以上烈度地震。基于儲能管理系統,可實現儲能充放電、削峰填谷、模式切換、黑啟動、逆功率控制等功能,有效保障充電塔可靠運行,并在盡可能消納新能源的基礎上實現效益最大化。
蘇州協鑫智慧能源中心儲能項目
蘇州協鑫智慧能源中心儲能項目由協鑫智慧能源(蘇州)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蘇州協韻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負責實施,總投資3900萬。項目部署在蘇州鑫科新能源有限公司廠區內新建的450平方米2層廠房中,系統容量2兆瓦/10兆瓦時,和廠內10千伏母線相聯,不允許向電網倒送電。項目所用磷酸鐵鋰電池系統由中天科技提供,充放電壽命約3500次,項目建設周期為6個月,預計投資回收期10年。項目規劃設計綜合考慮了系統建設運行經濟性和鋰電池運行安全性,防雷接地及防火等級高,抗震等級8級以上,以確保儲能系統安全穩定可靠運行。
該儲能系統的作用,一是為廠區主要負荷供電,進一步提高客戶側供電可靠性,優化電能質量,有效減少客戶用電成本;二是積極參與電網削峰填谷、需求響應等活動,支撐電網安全可靠穩定運行;三是促進儲能技術和裝備在江蘇落地,為江蘇省分布式儲能技術裝備的產業化應用積累經驗。在建設過程中,國網江蘇電力主動服務,為電網接入、充放電計量、數據采集、運行監控等提供技術支持和幫助。目前,項目已完成建設工作并通過驗收,成功接入廠內10千伏母線。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