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可呼吸”鈉-二氧化碳電池研制成功
記者16日獲悉,南開大學化學學院陳軍院士課題組利用廉價碳酸鈉和碳納米管制備出無鈉預填裝“可呼吸”鈉-二氧化碳電池。相關成果成為《研究》創刊號首篇發表文章。
記者16日獲悉,南開大學化學學院陳軍院士課題組利用廉價碳酸鈉和碳納米管制備出無鈉預填裝“可呼吸”鈉-二氧化碳電池。相關成果成為《研究》創刊號首篇發表文章。
據介紹,“可呼吸”電池初級版本是鋰-氧電池,放電時從空氣中獲取氧氣,充電時再放出氧氣,因此被稱為“可呼吸”電池。由此衍生出的可充鈉-二氧化碳電池一般以金屬鈉為負極,碳等材料為正極,放電時從外界獲取二氧化碳,充電時再放出二氧化碳。與鋰-氧電池比,這類電池原料豐富、制備方便,還資源化利用二氧化碳氣體,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目前鈉-二氧化碳電池開發存在一大難點:過量的金屬鈉負極容易形成枝晶,導致電池短路帶來安全隱患,且金屬鈉制備主要是通過電解熔融氯化鈉或氫氧化鈉,能耗污染大。陳軍課題組克服了碳酸鈉導電性差等難點,以溶解析出法在多壁碳納米管表面上制備出碳酸鈉廉價復合材料,并以此作正極,導電碳作負極,首次構建出無鈉預填裝“可呼吸”鈉-二氧化碳電池。該電池通過對充電容量控制可成功抑制枝晶形成,安全性大大增強,經測試在截容量為0.3mAh/cm2的條件下,循環100圈后仍能保證充電電壓低于4V,課題組已組裝出容量為350mAh、能量密度為183Wh/kg(基于整個電池質量)的單體電池。
碳酸鈉在工業上制備容易,碳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陳軍課題組研究成果避免了負極金屬鈉的預填裝,能有效降低電池的安全隱患,為安全電池設計提供了一種新思路。此外,火星大氣中含有95%的二氧化碳,這一無鈉預填裝“可呼吸”鈉-二氧化碳電池有望為火星探測提供一種潛在電化學能源系統。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