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輪儲能”為新能源汽車注入新動力
28日,以武漢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胡業發教授團隊為班底的新能源汽車技術——用于新能源汽車高效發電機和高密度飛輪儲能系統,獲得5億元的科技成果轉化投資。據了解,該項技術為世界首創,如成功實現量產投入市場
28日,以武漢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胡業發教授團隊為班底的新能源汽車技術——“用于新能源汽車高效發電機和高密度飛輪儲能系統”,獲得5億元的科技成果轉化投資。據了解,該項技術為世界首創,如成功實現量產投入市場,預計將創造50億元的市場規模。
飛輪儲能系統指的是利用電動機帶動飛輪高速旋轉,將電能轉化成動能儲存起來,在需要的時候再用飛輪帶動發電機發電的儲能方式。飛輪儲能裝置中有一個內置電機,它既是電動機也是發電機。在充電時,它作為電動機給飛輪加速;當放電時,它又作為發電機對外供電。
上世紀90年代,飛輪電池的新概念被提出,它突破了化學電池的局限,用物理方法實現儲能,由于是電能和機械能的相互轉化,不會造成污染。飛輪儲能電池最初只是想將其應用在電動汽車上,但限于當時的技術水平,并沒有得到發展。胡業發教授介紹,目前一些發達國家正開展高溫超導磁懸浮軸承的飛輪儲能系統研究。飛輪儲能的研究主要著力于研發提高能量密度的復合材料技術和超導磁懸浮技術。其中超導磁懸浮是降低損耗的主要方法,而復合材料能夠提高儲能密度,降低系統體積和重量。
近年來,國內飛輪儲能市場開始發力。美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對飛輪儲能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比較多,但均因為體積、質量“變小”的技術難題,暫時只能在飛機、火車、大型機械設備中使用。
“如果能實現將此項技術應用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采用相對小的發動機來提供動力,可達到節能和減排的目的。”胡業發教授介紹,目前市場上的電動汽車電池充電速度長達數小時,不僅車身重使用不方便,續航能力也不強。經過數年攻關,團隊已在實驗室研制出相關“小型化”技術,并獲得多項專利,填補了國內空白。如果技術成功轉化,電動汽車不僅可實現重量變輕,還能將電動汽車的充電時間減少到10多分鐘,“將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變革”。
“去年,曾在美國福特公司工作過的美籍華人企業家在了解了團隊的技術后,便與我們取得聯系,今年在相關部門的推動下,最終決定在漢投資進行成果轉化。”胡業發說,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預計最快在2年內實現新技術在新能源汽車上的應用。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