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I膜被拉下神壇 誰將引領未來電解液設計?
自從索尼公司推出首款商用鋰離子電池以來,石墨類材料一直是負極材料的主流。石墨負極在嵌鋰后電勢快速降低,接近金屬Li負極的電勢,這一特
自從索尼公司推出首款商用鋰離子電池以來,石墨類材料一直是負極材料的主流。石墨負極在嵌鋰后電勢快速降低,接近金屬Li負極的電勢,這一特性好的一方面是能夠提升鋰離子電池的電壓,增加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不好的一方面是過低的電勢導致了碳酸酯類有機電解液的分解,從而形成了一層鈍化層:固體電解質膜,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SEI膜。通常我們認為SEI是保護負極、電解液的關鍵,SEI膜能夠避免電解液與負極直接接觸,減少電解液的分解,同時也能夠避免Li+與溶劑分子共嵌入,引起石墨負極的膨脹,導致容量衰降。因此,廣大電解液廠商在電解液設計的過程中首先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形成更加穩定的SEI膜,因此各種有助于提升SEI膜成膜質量的添加劑就層出不窮,例如我們常見的VC、FEC等,都是常用的SEI膜成膜添加劑。但是最近來自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這是一個超級有錢的大學,感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的JunMing等人的研究卻發現,SEI膜在鋰離子電池中所起到的作用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重要。


商用鋰離子電池電解液使用的多數溶劑都會發生Li+-溶劑共嵌入的問題,特別是PC溶劑,發生共嵌入時會嚴重的破壞石墨的結構,導致石墨分層剝落,從而嚴重的影響石墨負極的循環性能。一般而言,我們認為負極的SEI膜在防止溶劑共嵌入方面起到關鍵的作用,但是JunMing等人的研究卻發現,相比于SEI膜,提高電解液鋰鹽(LiTFSI)的濃度和添加無機添加劑(LiNO3)在防止溶劑共嵌入方面起到的作用更大。
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首先來看一下JunMing等人的實驗,首先JunMing組裝了石墨/金屬Li半電池,然后注入商用電解液(LiPF6,1mol/L,EC:DMC=1:1),在首次放電的過程中,隨著Li的嵌入,負極電勢降低,并發生了電解液的分解、SEI膜的形成。在此后的循環中由于SEI膜的形成,電池的循環曲線變得非常平滑,表明SEI膜能夠起到保護作用。但是當JunMing將上述已經形成SEI膜的負極取出,重新裝入半電池中,加入新的醚類電解液(1.0M/0.4M電解液,即LITFSI,1M,LiNO3,0.4M,DOL/DME=1:1,一種Li-S電池中常用的電解液)后,卻發現首次放電/充電過程中仍然產生了較大的不可逆容量,這主要是由于電解液在負極表面分解和溶劑共嵌入造成,但是如果我們將上述電解液的鋰鹽濃度提高到2.5M(2.5M/0.4M電解液LITFSI,2.5M,LiNO3,0.4M,DOL/DME=1:1)后,就能夠顯著的抑制電解液的分解(如下圖c所示)。然后JunMing又將在醚類2.5M/0.4M電解液中形成SEI膜的負極,重新放入低濃度的醚類1.0M/0.4M電解液中,電解液又開始在負極表面發生明顯的分解(如下圖d所示)。這說明1)碳酸脂類電解液中形成的SEI膜并不能十分有效的避免石墨的分層和剝落;2)提高鋰鹽的濃度能夠有效的抑制石墨負極的失效。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