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特斯拉都搞不定,電動汽車還沒開始就結束了?
最近,我表妹抱怨,當她開著爸媽的那臺大眾電動車e-Golf去看30英里外的一場演出時,壓力巨大,時刻擔心會不會電池耗盡。雖然(我個人認為)她有點反應過度,畢竟e-Golf的續航能達到100英里左右。但是她仍然堅持,以后絕不會購買電動汽車。
幾周后,她買了一輛本田飛度,并駕駛著這輛車來我街區兜了一圈,展示著它強大的汽油續航里程,再也無需擔心充電的問題。
我這位表妹的經歷并不算新鮮。自從消費級電動車出現后,駕駛員對電動車的續航能力一直比較擔憂,擔心它不能把你送到目的地,或撐到下一個充電站。這就有點類似于你擔心自己的手機電池快沒電了,而附近也沒有充電寶和插座可用。
有限的充電設施和續航里程可以說是電動汽車行業的短板。“電動車其他地方都好,但是電池和充電方面的確不敢恭維。”電動車無線充電公司WiTricity的首席執行官Alex Gruzen在電話采訪中說道。
電動車制造商還在擴大和優化自己的充電網絡以及地圖應用,幫助用戶尋找充電站。因此,用戶的這種焦慮會逐漸開始消退,但不會立刻見效。
大眾、捷達、保時捷、寶馬等汽車制造商都建立了私人的充電網絡,為自己的車隊充電,這些公司都推出了計劃,以增加自己的充電站。特斯拉可謂是電動車領域的領跑者,它提供了數千個充電站,其中包括一些快速充電站。這家公司想要在2025年里生產100萬輛電動車。
美國能源情報局的《年度能源展望匯報》也預測了2018年電動車的銷量會增加:電動車占汽車總銷售量的比例將從2017年的不到1%,增加到2050年的12%。
電動車充電網絡ChargePoint在自己的年度匯報里表示,2017年美國地區的電動車銷量為20萬,這是有史以來最高的。這家充電網絡添加了1萬個充電站,全國的總充電站數量達到了4.5萬。但電動車想要成為主流,充電站的數量還需要繼續增加。加利福尼亞州宣布,2030年計劃將零排放車輛增加到500萬輛。
在整個美國,駕駛員可以找到超過15萬個汽油站。Chevy Volt的車主Adam Green,今年34,居住在菲尼克斯市,他認為,充電站可以整合到現有的加油站里。“目前我們還不需要將充電站建的到處都是。但如果能在加油站找到充電的地方,這也是非常好的。”
但是正如WiTricity的Gruzen解釋的,這需要電動車的能源具備自主性(能安排充電時間確保有足夠的續航),而非被動性(看到油量不夠了,再去找加油站)。想要實現這種轉變很困難。
語言病理專業畢業生Lindsay Downs,27歲,她在洛杉磯西米谷的郊區駕駛純電動車2011 Nissan Leaf時,很少遇到充電問題。哪怕充電站都不在她常去的購物商場里,但她電量低的時候總是能找到充電的地方。她認,為如果人們不再擔心充電的問題,那么更多的人會選擇電動車。她說道:“對于大多數人而言,改變現有的思維模式是最難的。”
52歲的Daniel Imbeault就經歷了這樣困難的轉變,他將自己開了一輩子的汽油車換成了一輛2016 Nissan Leaf。“開汽油車的時候,我只需要發動引擎,踩一腳油門,車就開出去了。汽油不夠了?你只需要從下一個高速出口出去,就能立刻加油,接著繼續上路。就是這樣,非常簡單,你不需要擔心什么,我隨時隨地都能加油。但電動車就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特斯拉扯住Don Burke今年52歲,他認為車輛的電動化是大勢所趨,最終所有的基礎設施都會發展起來,電動車也能輕松買到。他提到:“這基本上就是一個供求框架。隨著更多的電動車進入市場,供方會自行增加以滿足需求。”
人們購買時最大的障礙就是對充電的擔憂。他表示:“每個人都擔心,自己要不停地思考‘充電站在哪’。”
許多電動車的駕駛員表示,自己在享受到駕駛電池驅動、零排放車輛的好處后,對續航的擔憂也開始降低。例如31歲的咨詢師Tom Levron就分享了自己在加州圣地亞哥選用本田飛度EV的思考,這個城市通過稅務減免和折扣來鼓勵用戶使用電動車。
他表示:“我應對充電問題的方法就是夜間充電,并在白天辦完事回家后及時充電,以防我突然又要出門,如果附近有免費的充點地點,我就會規劃我白天的時間,給電動車留出充電時間。”
ChargePoint、PlugShare和其他電動車網絡以及制造商會提供一些工具、手機應用以及車載的控制臺來緩解續航問題。但這些地圖和出行規劃器并不會真的使充電站的數量增加。由于這方面服務的空缺,哪怕電池技術在改善,充電站也在增加,續航問題仍會繼續存在。
與非網專欄作者招募
你也許是工程師甲,每天默默畫電路板、寫代碼;
你也許是高校老師乙,每天站在三尺講臺,傳授知識;
你也許是項目經理丙,每天為得到客戶認可而趕工、奔忙;
不管你身處何地是何種身份,只要你是電子領域的從業者,就一定有對這一行業的一些感受和看法。
可能你已修煉成資深行業觀察家,如何小慶老師那樣真知灼見;
可能你善于分析行業趨勢,如飛翔的鴨子侃侃而談;
可能你精通某一項技術,如加菲那樣精講技術而不失幽默;
可能你善于發現身邊的工程師故事,如駱駝般娓娓道來。
也可能你和他們都不同,有自己想發表的觀點,這樣的你都是我們在等的人,只要你準備好了,“與非網專欄作者”就會成為你的一個標簽。你不再是普通的路人“甲、乙、丙”,而是工程師和電子產業的發言人。
我們給專欄作者的展示機會:
1. 與非網主站【與非原創】欄目的集中展示:
2. 與非網主頁:首頁焦點、行業發現的重點推薦
3. 與非網微信:原創推送,直達核心行業讀者
責任編輯:仁德財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