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航向上、價格向下,電動車企是亂定價的嗎
補貼打折的新能源汽車過渡期過去,車企開始爭奪下半年新政補貼期的市場。近期車型和價格不斷曝出異動,整體而言,續航向上,價格向下:
6月9日,吉利帝豪GSe發布上市,續航綜合工況353公里,從11.98萬元起售;
6月11日,廣汽新能源GE3 530發布預售價格,綜合工況410公里,從14萬元起預售。
廣汽新能源GE3 530
再加上更早出手的這些:
北汽EX360和比亞迪元360將300公里綜合工況SUV價格殺到8萬元以下;
奇瑞新能源瑞虎3XE 400將350公里續航價格殺到9萬元以下,3XE 480將工況401公里售價殺到10萬元以內。
連新造車勢力威馬,綜合工況續航300公里-460公里的EX5車系,補貼后的價格區間也僅為11.23萬元-21.63萬元……
電動汽車在大眾眼中價格高、續航短的傳統印象,雖然還沒有掉地摔得粉碎,但也搖搖欲墜。
這一系列價格新動向,為什么會發生?車企都是怎么定價的?他們有沒有錢賺?
補貼新政:里程越高補貼越多,拉低高續航車價
縱觀2018年3月到6月一些車企的上市和預售價格就可以發現,雖然較同級別燃油車,電動汽車價格還高不少,續航低不少,但相對往年的產品,已經有了階段性大幅提升。如果按電動車主圈流行的價程比排行,北汽新能源EX360排行第一,性價比非常突出。另外,價程比隨著車型檔次的提升——除了基本出行功能之外,精良的內飾、先進的配置也是要花錢的。
北汽新能源EX360
總體而言,這一系列產品已經非常令往年買車的電動車主艷羨了,特別是計劃6月后賣車的車型,價格感覺更有吸引力。
資料來源:《電動汽車觀察家》統計
這是因為,6月12日起,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結束了過渡期,進入2018新政時期。新政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長里程、高能量密度電池的車型拿到的補貼增加了。
注:2018年補貼還有兩個調整系數:單車補貼金額=里程補貼標準×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調整系數×車輛能耗調整系數。單位電池電量補貼上限不超過1200元/kWh。
2017年補貼只有電池系統 能量密度調整系數,但能耗要達標。
資料來源: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16]958號),
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18〕18號)。
對比這兩年的補貼政策可知,純電動乘用車補貼標準隨著續航里程上移,超過300公里續航的車型,能拿到比2017年更多的補貼,最多可達5萬元。而且,2018年補貼有兩個調整系數,使得純電動乘用車最多可以拿到6.6萬國家補貼。
新政意圖是鼓勵技術水平高的車型。而有技術實力,并且能精準對標政策要求的企業,就能夠拿到盡可能多的補貼,拉低售價,也讓消費者受惠。
以廣汽新能源傳祺GE3 530為例,該車型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達到160wh/kg,調整系數為1.2;百公里耗電14.7kwh,能耗調整系數1.1,最終可以拿到5萬*1.2*1.1=6.6萬的補貼。
廣汽新能源測算的GE3530可拿補貼情況
GE3 530能拿足補貼,絕非易事。首先是系統能量密度。根據招商證券的統計,在當前有效的第5批和第6批推薦目錄中,除了GE3 530,另外只有4款車,系統能量密度大于160wh/kg 的車型。要達到這樣的能量密度,一方面要采購高比能量的電芯,另一方面考驗電芯成組和做成電池包的效率和能力,特別是如果提高比能量的同時保證安全。
其次,2018年的補貼政策中還有一項要求:單位電池電量補貼上限不超過1200元/kWh。如果想要拿到6.6萬上限的補貼,裝配的電池必須多于55kwh。GE3 530裝配54.75kwh的電量,上限可獲6.57萬,四舍五入后達到6.6萬。
那是不是裝越多電池越好?
不是。多裝電池可能拉低能耗系數指標。像GE3 530的整備質量1648kg,百公里耗電量(Y)的要求是,Y≤0.0045×m(整備質量)+12.33,即小于19.746,如果要拿到1.1倍補貼,百公里耗電量(Y)還要比19.746低25%,即14.8095,而GE3 530官方宣布的百公里耗電量是14.7,也險險達標。一旦再多裝一點電池,能耗就無法拿到1.1倍系數了。
目前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主要疑慮在于續航里程,如今新政給高續航里程、高能量密度的車型更多補貼,再加上動力電池價格的持續下降,車企推出的更長里程車型,價格較以前也優惠得多。
定價:精巧而復雜的難題
“這種策略在傳統車銷售中是不存在的。傳統車的‘控價’是核心競爭力之一,一臺車要賣得好,價格要堅挺。凱美瑞、Rav4 賣這么多年車,往往是新車還漲一點。”一位車企的銷售總經理說。
“這種策略”,指的是新能源汽車企業,根據每年補貼的政策,一年推一個更強車型,價格還走低。這讓老車主覺得非常難受,車怕買早了,但是又是行業普遍現象。
車企之所以采取這種策略,是因為純電動汽車的成本還比較高,如果沒有補貼,基本就沒有市場。
補貼是車企定價時有別于傳統車的因素,還有一個因素是傳統車沒有遇到的。那就是新能源乘用車積分要求。
2017年9月,《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發布,2019年度、2020年度,車企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必須分別達到10%、12%。不能達標的企業,將面臨主管部門的懲罰。另外,在油耗方面,難以達標的企業還可以通過新能源汽車積分來抵充。
這讓很多車企產生了推出新能源車型的動力。而且,為了積分達標,他們只求產銷規模,并不求利潤,甚至略虧都可以,還是比主管部門的處罰或者到市場上購買積分劃算。
資料來源:工信部
反過來,在新能源汽車上產銷表現很好的企業,則還可以寄希望于銷售積分賺錢,因此也愿意在價格上讓利。“積分”帶來的潛在收益折讓,也是近期一些車型價格下探的重要原因。
資料來源:工信部
此外,新能源乘用車的定價也面臨傳統車類似的問題,比如同門車型的價格和市場前景、交付時機。
有的車企車型較多,補貼政策變化對其影響有增有減。但長里程車型價格下探,里程一般的車型價格也只能下壓。另外,除了里程差別,不同級別,不同類別(比如轎車和SUV)的車型之間價格差距怎么確定也非常讓人頭疼。
目前國內純電動車型最多的是北汽新能源,產品有五大系列,從A00到B級車都有,也包含了兩廂車、轎車和SUV,雖然很多車型在新車型出來之后已經退出,但是定價時難免同門相爭。EC系列和EV系列都是兩廂車,甚至和EX系列差別都不大。
從汽車之家的車型頁可見,北汽新能源旗下一度有在售五個系列19個車型,另外還有LITE品牌。從現在北汽新能源官方網站來看,主推車型收窄到三個系列,EV系列退出,續航也已經分出了檔位,梳理得更為合理了。
在另外一家新能源汽車標桿企業比亞迪方面,也是有得有失。同為比亞迪系的騰勢長期受e6的價格影響,賣不出量。不過e5和秦EV雖然三電系統類似,也都是三廂轎車,但價差夠大,各得其所。現在出的元EV和宋EV級別和價差也比較大。總體而言,比亞迪的車型陣列和定價比較合理。
在定價時機方面,由于每一年補貼政策可能都調整,而且往往在上一年年底最后時刻甚至年初才確定,而車企根據新補貼政策作出車型調整又需要大半年。所以,在年底或者年初急于公布價格并不劃算,消費者往往要等很久才能提車。另外,由于早出招,就給競爭對手后發制人的機會。那些在四五月份,甚至年中公布定價,并且有充足車源的車企有一擊而中的機會。
至于因為車型要到三四季度才上市,早早搞預售的策略,往往很糟糕,要讓消費者等很久。年末車企終于交車了,幾個月后就是第二年,政策一改,還得得換車型。如果有同門車型,還會打壓同門車型的銷售。
規模,規模,規模
車企定價當然還要看成本。
業界人士一般都說,動力電池是主要因素,占成本的一半左右。近年來,動力電池價格下降較快,也幫助車價降低。以CATL為例,三年下降四成左右。
資料來源:CATL招股書
再來看前面提到的近期上市、預售車型,如果全都按CATL在2017年底的價格計算他們的電池成本,占補貼前價格在三四成之間;如果扣除毛利,大約確實占成本一半左右。
電池成本會吞噬車企的利潤嗎?
如果我們簡單計算其補貼,加上補貼后價格,得出其總價格,減去電池成本,就會發現,還有相當大的空間,扣除車身、電機、電控、小三電,以及其他配置、費用,仍然有利可圖。
注:補貼按地補為國家補貼0.5倍計算,不計乘數效應
資料來源:《電動汽車觀察家》統計
那么汽車的其他成本究竟有多大?
天風證券新能源與電力設備組首席分析師楊藻,曾經做過一個分析,以奇瑞eQ1和吉利帝豪EV300為例,與燃油車對比,比較粗略揭示了純電動汽車的成本。
看表可見,奇瑞eQ1毛利很高,遠超燃油版。電動版除了電池之外,其他成本不過3.3萬元。
帝豪EV的毛利和燃油版接近,超過二成。電池之外的成本6.8萬元。
以奇瑞eQ1和帝豪EV的電池外成本作參照,比對前述16個車型的“總價-電池”項,利潤空間還相當可觀。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像奇瑞和吉利一樣,能夠和燃油車共用大量的車身和部件,攤銷成本。
前述車企銷售總經理表示,傳統車企做新能源,成本優勢非常明顯。很多傳統車企在傳統車型上改新能源車型,研發、開模都不用攤銷成本,可以比純做新能源的新興造車勢力省一萬元左右的成本。
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銷售公司總經理林杰在回答《電動汽車觀察家》提問時,也表達過類似觀點。林杰表示,成本跟規模息息相關。“所以,純電我們不會很盲目的推出很多車型,會推我們認為在細分市場可以做到第一的車型。”要做到細分市場第一,吉利的招數就是燃油車中挑選已經非常暢銷的車型電動化。
他表示,吉利不會追求單車利潤,通過規模效應,可以創造更大的利潤。“只有規模化之后,成本才會下降。……如果年銷150萬輛,90%都是電氣化,成本肯定會有很大的下降,比做10萬臺的,完完全全不是一個量級。”
強調規模效應對拉低車價的企業也不止吉利。做大規模降低成本,是特斯拉先推高端車,再推經濟型車型的邏輯,也是威馬以10萬輛產銷規模倒推價格的邏輯。只是,特斯拉和威馬還在嘗試,而吉利等傳統企業已經實現了。
由于補貼新政,2018年下半年,長里程純電動乘用車補貼達到階段性高點。前述車企銷售總經理說,“今年下半年是買車的最好時機。”
但他也說,這可能是“最后的瘋狂”。因為2019、2020的補貼政策,肯定是要退坡的。明年年初,車價不可能漲回去,“有可能誰也賣不動”。(完)
責任編輯:仁德財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