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提升總體能源效率是能源互聯網的目標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舒印彪在今年兩會提案《加快再電氣化進程促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中認為,要破解能源發展難題,就要深入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助推綠色低碳發展和美麗中國建設,這其中尤其要著眼發揮電網的能源轉換樞紐和基礎平臺作用,加快完善以特高壓為骨干網架的堅強智能電網,打造廣域泛在、開放共享的能源互聯網,提高優化配置能源資源能力,為清潔能源大規模并網消納和電力替代其它終端能源提供有力支撐。在此之前的1月份,國家電網公司首次提出,要開啟建設具有卓越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新征程。這一令人矚目的舉動源于習近平主席能源革命戰略的推進。為深入了解能源互聯網對推動能源革命的作用及其發展等情況,本刊專訪了國家能源互聯網產業及技術創新聯盟副秘書長、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高峰副院長。
可持續發展是構建能源互聯網的內在動因
記者:習近平主席曾在不同場合強調我國必須要實行能源革命戰略,并倡議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國家電網公司、國家能源局等相關部門、研究機構正積極行動努力推進。請問,能源革命與構建全球能源互聯有何內在關聯?
高峰:習近平主席提出能源革命的直接原因是我國面臨能源環境雙重壓力,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2013年底至2014年初的嚴重霧霾驚醒國人,從那時起,國人對環境問題越發關注。而環境問題的出現與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無節制使用密切相關;不僅如此,因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總有用盡的一天,因此必須要改變能源生產、消費方式,也就是習主席所說的必須進行能源革命。從深層原因看,能源革命源于能源生產力和能源生產關系的矛盾。目前,不僅我國,整個人類社會能源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都面臨巨大挑戰,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終端能源消費結構均以化石能源為主,而且傳統能源發電比重偏高,亟需解決能源可持續發展問題。我國面臨能源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雙重壓力:一方面,目前我國擁有一大批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先進技術——光伏、電儲能、電動汽車等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傳統能源的組織形式已經不再適應現有科技發展水平;另一方面,我國人均能源資源擁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單位GDP能耗卻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能源供應形勢嚴峻。綜合來看,要保證可持續發展,必須在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上進行根本性的改變,推進能源生產和能源消費革命。這就是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強大內在動因。
記者:為什么通過能源互聯網可以推進、實現能源革命?
高峰:隨著認知水平的提升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開發和利用能源的方式不斷的進步和革新,進而推動了人類文明和社會的進步與變革。目前,第三次工業革命正在世界范圍內興起,互聯網技術作為拉近生產和消費的良好途徑,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支柱之一。能源互聯網既是未來能源行業的發展方向,也是能源革命的實現形態。能源互聯網是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現代能源體系、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等重要戰略部署的重要支撐,有助于改善能源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實現我國能源清潔化、高效化、市場化的可行路徑。
記者:我國能源互聯網建設處在哪個階段?未來的能源互聯網是怎樣的?
高峰:國家能源局、國家電網公司都采取了積極有效的行動推進我國的能源互聯網建設。客觀講,目前,我國正處于能源互聯網建設的初級階段,但是有較為清晰的建設目標和途徑。未來的能源系統不再局限于能源供應商和消費者,或將是一個大眾參與、多方互動的生態化能源體系。能源系統不再是由供應商向消費者提供能源的單向系統,而是一個在能量流、信息流、業務流、價值流等各個層面實現多方互動的智慧能源系統。這一智慧能源系統不僅能夠提供多品種能源服務,也能夠提供綜合能源服務,可以為能源生產者、能源供應商、能源服務商、能源監管者提供服務。
能源互聯網的目標:提升總體能源效率
記者: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在“2017年能源大轉型高層論壇”表示,“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都要把能效放在首位”。應該如何理解這句話?
高峰:無疑,這句話是在強調能效的重要性,但其中包含一個隱含的概念——各種能源生產方式都會對環境產生影響,即使是風電和光伏等清潔能源,其制造、建設、運行過程都會對環境產生不同程度影響,只是從排放角度看比傳統能源方式有優勢,而唯一對環境產生正向價值的獲取更多有效能源的方式,就是提升系統效率。
記者:能源互聯網如何實現系統能效提升?
高峰:現階段能源互聯網的目標,就是能源革命的目標——提升總體能源效率。能源效率包括3方面內容。一是整體能源系統效率。能源互聯網從整體系統的角度,綜合考慮多種能源形式,綜合考慮能源生產、輸配、消費的全鏈條;綜合考慮能源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的業務全流程,同時結合各種技術手段的優化提升,可以顯著降低整體能源系統的能源損耗,提升設備、資產、資金的利用效率。
二是能源效率應該是可持續的,也就是說環境效益是總體能源效率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管是治理霧霾還是減少碳排放,都需要鼓勵更多地使用可再生、清潔能源。能源互聯網具備柔性,可擴展能力較強,可以支持分布式能源的即插即用以及多樣化的商業模式。也就是說能源互聯網在實質上能夠支持鼓勵更多的可再生、清潔能源的使用。
三是能源效率還包括參與到能源系統中的人的效率。能源系統的運行、管理、服務都要以人為本,不管是能源生產者、消費者、運營者、監管者,都將通過能源互聯網受益。能源互聯網能夠使各方都受益。
記者:請舉例說明。
高峰:舉兩個例子。一是從生產電力生產者、運營者角度看。電既有傳統煤電,又有風電、光電。運營是電網。煤電成本較低,但環境成本高;風光電成本已經大幅下降到與煤電相差不多,環境成本低,又受國家政策支持,因此競爭力在提高,但不穩定,有可能需要的時候沒有,不需要的時候卻很多。這樣,煤電、風光電、電網之間就會出于自己考慮,產生利益糾紛,如電網不愿不穩定的風光電入網,風光電則希望自己投資盡快回收而希望盡可能多的上網;電網因電網運行成本、安全等問題更愿意接受穩定的煤電等等問題,最終導致各方參與者效率不均。能源互聯網依賴高度安全可靠的主體能源網架和信息網絡,能夠覆蓋整個能源鏈,融能源生產、消費、儲存、交易于一體。這種網絡特征可以化解各方利益糾紛,實現參與者應有的效率。
二是以能源監管者為例。通過能源互聯網的技術,可以實時了解到本地的能源結構、能源成本,快速預判能源價格變化對經濟社會的影響,科學預測能源政策帶來的效果等等。此外,能源系統應該從現在的強調管控發展為強調服務、強調平等,未來將會是交互式的智慧能源系統,需求側的概念將被弱化。
記者:能源互聯網發揮推升整體系統能效作用的關鍵在哪里?
高峰:要說明這個問題,必須先要知道能源互聯網的概念。能源互聯網是一種互聯網理念、技術與能源生產、傳輸、存儲、消費以及能源市場深度融合的能源產業發展新形態,通過多種能源協同、供給與消費協同、集中式與分布式協同,大眾廣泛參與,實現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業務流、資金流的優化配置,實現綠色、協調、高效發展。這是能源互聯網初級階段的一個定義。其中“協同”的概念至關重要,尤其是多種能源協同是現階段我國能源互聯網建設的關鍵所在——把條塊分割的電、冷、熱、氣綜合考慮,顯著提升能源系統效率。
記者:請舉例說明。
高峰:比如一個用戶既用電,又用熱,電網和熱網需要根據滿足用戶的峰值需求分別建設,這將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如果將電和熱協同考慮,所需建設并不是電網和熱網的簡單疊加,而是通過儲能等技術手段進行電能和熱能的儲存和轉換,并通過價格信號引導,控制終端消費和引導國家整體能源體系的構成。同時,通過多種能源協同,還可以提高資金、資產利用率,減少冗余建設,綜合提升整體能源系統效率。
記者:目前,風光電已經逐漸擺脫高成本的桎梏,下一步面臨的是解決消納和補償問題。能源互聯網對這個問題的解決有何作用?
高峰:能源互聯網中,供給與消費的協同,是促進和提升可再生能源接入和消納水平的關鍵,可以有效促進我國能源和電力的綠色轉型升級,實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電網的目標,甚至在有些地方實現100%可再生能源供給。
記者:在傳統電網還占主導地位的情況下,能源互聯網如何發揮其促進作用?
高峰:在傳統電網中,是通過發電機組出力計劃結合調峰調頻機組控制保證電網穩定,而隨著大量存在波動性和不可預測性的新能源接入,加之消費側的波動,對傳統電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聯網技術可以縮短生產和消費的距離,使二者直接匹配。能源互聯網的云平臺和大數據技術,能夠拉近供和用,使發電和用電之間緊密匹配起來,通過市場手段和技術手段,提升電能品質,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將大幅提升。值得強調的是,這需要在更大范圍內進行資源的配置,才能使能源的生產和消費更好地匹配。未來傳統電網發生顛覆性的改變,也是完成能源革命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
能源互聯網發揮作用的核心是技術和理念的深度融合
記者:能源互聯網的目的是要實現整體系統能效的提升。請問,能源互聯網是通過怎樣的架構、怎樣的方式來實現這個目的?
高峰:能源互聯網發揮提升整體系統能效必須依靠技術與理念的深度融合。能源互聯網通過三層組成架構實現技術與理念的深度融合從而實現整體系統能效提升的目標。一是多能協同能源網絡的物理基礎層;二是信息物理能源系統的實現手段層;三是創新模式能源運營的價值發掘、實現層。
記者:請先從物理基礎層和實現手段層的融合來談一談。
高峰:從物理基礎層來看,能源互聯網的實現形態是在不同區域范圍和規模內,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業務流、資金流的優化配置。與互聯網的局域網、廣域網、和萬維網的規模分類類似,在能源互聯網的角度,將首先實現能源局域網,即多能源微網,將電、冷、熱、水、氣等網絡互聯協調,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以能源局域網為基本節點,以電網、管網、路網為骨干網架,由點及面形成廣域互聯,即能源廣域網。多能協同能源網絡為整個能源鏈的能源互補、優化配置提供了物理基礎。但其整體效能的最大化離不開信息物理系統的融合。沒有物理信息與物理基礎的融合,物理基礎層就失去了實現價值的手段。在這里,我想強調的是,能源互聯網提升能效是要從局域能源網即多種能源微網的能效提升著手。每個局域能源網的效率提升了,廣域能源網的效率肯定提升;局域能源網能效的提升,減弱了對局域網外部能源的依賴,保障了局域能源網的安全。在此基礎上組成的廣域能源網效率會提升,安全性也會提高。在效率和安全的前提下,建設能源互聯網才會有牢固的基礎。
記者:如何實現價值發掘?
高峰:能源互聯網除互聯網形態的物理特性外,還兼具互聯網形態的服務特性,即能源互聯網的價值實現途徑——創新模式能源運營。在具有堅實的物理基礎和實現手段的前提下,應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以用戶為中心,發掘、實現業務價值——能源價值鏈每個環節與互聯網相結合,都可以產生各式各樣的商業模式。通過市場化激發所有參與方的活力,形成能源營銷電商化、交易金融化、投資市場化、融資網絡化等創新商業模式,建設能源共享經濟和能源自由交易,促進能源消費生態體系建設;通過互聯網方式將能源系統基礎設施抽象成虛擬資源,突破地域分布限制,有效整合各種形態和特性的能源基礎設施,提升能源資源利用率,如盤活分散存在的海量電池儲能存量資源,形成虛擬大型儲能電站;通過計算能力賦予能量信息屬性,使能量變成像計算資源、寬帶資源和存儲資源等信息通信領域的資源一樣進行靈活的管理與調控,實現未來個性化定制化的能力運營服務等多種能源互聯網價值增長。在具有活力的市場環境下,能源生產、傳輸、消費、儲存、轉換的整個能源鏈相關方均能廣泛參與,這必然會有一大批優秀企業脫穎而出,帶動能源互聯網的產業發展。
記者:創新模式能源運營是為了發掘、實現參與各方價值,這當然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請問,在發掘、實現各方價值的過程中,需要政府來發揮作用嗎?
高峰:創新服務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現階段,創新模式能源運營已經以第三方服務、大數據服務等多種形式在國內廣泛開展,雖然其不需要過多的政策扶持且自身具備巨大的商業價值,但仍需政府構建一個公平公正開放的市場環境來加以實現。一方面,創新模式能源運營需要監管者能夠致力于構建以傳統骨干網為基礎,充分、廣泛和有效的利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滿足用戶多樣化能源電力需求的一種新型能源體系結構和市場,為運營者提供一個能夠與消費者充分互動、存在競爭的能源消費市場,使其能提供差異化的能源產品的質量與服務,贏得市場競爭。這樣不僅為能源消費者提供傳統電網、氣網所具備的供能功能,還為其提供了一個可以進行各種能源共享的公共平臺。另一方面是需要政府構架新的價格機制。在新電改的環境下,如果綜合能源服務商的模式得以推廣施行,整體能源系統效率提升,就贏得了降價空間——允許在政府指導價的基礎上降價,通過報備等方式制定不同的價格區間,實現針對不同的客戶需求提供訂制電力套餐,為客戶提供更切合實際需求的能源服務。需要強調的是,新電改并不是把電網的蛋糕切出來給其它利益相關方,而是通過能源互聯網的方式做出新的蛋糕。
記者:我國能源互聯網建設與國外相比有哪些優劣?
高峰:實事求是的講,在能源互聯網建設方面,我們在很多地方在補課,比如在物理基礎層面,歐美發達國家因為具有較好的市場環境等因素,因而比較完善。我國的能源互聯網建設在努力推進,在創新模式能源運營方面我國是領先的。比如各種各樣的“云”的運用。以前需要安裝軟件,現在需求方只要購買服務就可以了。這就大大提高了參與各方的效率與收益。比如有些公司利用云技術提供屋頂光伏資源的自動識別和投資建議服務,尋找潛在市場,減少成本投入,提高效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以“用戶效用為本”的理念,搶占全球制高點
記者:目前,我國能源互聯網的建設進程如何?
高峰:根據目前我國能源互聯網建設進程,能源互聯網注冊公司的數量從2014年的不到500家,發展到2017年5月的4000家,每年都在翻倍增長,這也引起了業界的極大關注。同時,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申報數量接近300個,總投資額近3000億元。獲批的55個示范項目總投資額接近800億元。這些項目呈現兩個特點:一是多為企業自主行為,因為這些項目自身具有良好商業性,只要市場機制允許就可以實現盈利。二是國企民企平分秋色,在申報及獲批項目中,兩方數量都是各占一半,體現了能源互聯網大眾參與的格局。就目前建設現狀來說,示范項目于去年8月開工,今年年底前就會有不少的成果展示。作為能源互聯網的基礎設施的多能互補示范項目、作為局域能源互聯網的新能源微網示范項目等,都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另外還有很多項目同屬于能源互聯網范疇但沒有申報。
記者:從55個項目落地建設的過程看,有沒有一些經驗的積累?
高峰:項目落地過程中,積累了不少經驗。最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引導模式頗見成效。在政府引導下,各種所有制的項目得以較為均衡推進。一線城市項目推進比較好,因為一線城市政府的動力較大,有雄厚的技術、人才儲備,政策支持力度大,有適宜的商業模式作為盈利的保障,因此推動比較快。值得提出的是,55個項目中,不一定都通過最終評估,也就是說,有可能一些項目會被“摘帽”,被排除在國家項目之外。這給地方政府敲響了警鐘:不要在不具備相應條件下,搶“國家項目”,要想做,就得創造好各種需要的條件、環境,再來爭取。
記者:能源互聯網作為未來的能源形態,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都在努力推進。您認為,我國如何做才有可能搶占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的制高點?
高峰:能源互聯網的建設可以借鑒互聯網的發展歷程——從電信網由一種中心控制型網絡,一個主導提供商為各個用戶提供服務,演變成現在互聯網基礎設施。整個過程是將一個大一統的網絡碎片化、消費者廣泛介入的過程。隨著太陽能發電、電動汽車等分布式能源技術的發展,消費者必將廣泛介入能源網絡。在這個過程中,以“用戶效用為本”的理念非常切合“搶占全球能源互聯網構建的制高點”的戰略要求。從實際意義來說,要從接收方的角度出發,以如何更好地解決用戶問題為落腳點,滿足客戶需求,提升客戶體驗,以用戶效用為本,通過互聯網的方式更好地為用戶提供服務,實現共贏,才能更好地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
責任編輯:滄海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