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套MWh級梯次電池儲能電站接入電網互動平臺 支撐能源互聯網
日前,由上海煦達新能源主導設計的國內首套MWh級梯次儲能系統成功接入了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的大數據平臺。系統的投運相當于在用戶側給配電網系統建了一個蓄水池,基于退役動力電池的技術開創了低成本鋰電儲能
日前,由上海煦達新能源主導設計的國內首套MWh級梯次儲能系統成功接入了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的大數據平臺。系統的投運相當于在用戶側給配電網系統建了一個蓄水池,基于退役動力電池的技術開創了低成本鋰電儲能時代的里程碑,實現了儲能商業化推廣價值,梯次利用儲能系統成為目前最具經濟投資價值及大規模推廣基礎的用戶側儲能系統。
據了解,由上海煦達新能源主導設計并參與投資運營的國內首套MWh級基于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的工商業儲能系統,已經連續運營一個季度,在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發布《用戶側儲能系統并網管理規定》后作為首個接入用戶側儲能智能并網互動平臺、接受平臺并網調度管理的用戶側梯次電池儲能系統。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生產率提高,產業部門的用電強度逐漸提高,電力供需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差異越來越大,這給電力供應系統帶來了巨大壓力。加之新能源發電比例的不斷提升,導致大量易波動的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并入到傳統的電網中,使電網受到巨大的電流沖擊,造成電網頻率偏差、電壓波動與閃變等問題。電網公司通過建設大數據平臺來采集和調度各個區域和設備的用電,通過設備和平臺對電網進行調節,確保電網的穩定運行和供電安全。
據悉,江蘇省電網通過大數據運營平臺的實時監控數據建立模型,可在必要時對儲能系統進行部分接管,消納波動。系統正常情況下自動執行削峰填谷運行策略,在電網用電負荷少時,儲能系統吸收電網中過多的能量。電網用電負荷多時,儲能系統放出電能來補充電網供電缺口。儲能系統可以為電網平滑運行進行保駕護航,進一步減少電網公司在調度備用設備的投入起著巨大的貢獻。
電池儲能技術進步和成本逐步降低以及需求側的商業模式成熟,使得儲能系統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價值逐漸顯現:憑借其快速功率調節以及兼具供蓄能力的特征,在平滑間歇式能源功率波動、削峰填谷、改善電壓質量以及提供備用電源等方面都發揮了較大作用,是配電網實現對廣泛接入的分布式能源靈活調節以及網絡優化運行的關鍵所在。
記者進一步了解到,該MWh級梯次儲能系統由9套20kW/122kWh儲能基本單元并聯組成,共計180kW/1.1MWh,率先實現了梯次儲能的商業化運轉,由此探索出一套技術+商業的盈利模式,開啟商業儲能新時代。
“其成功投運標志著鋰電池儲能系統成本進入1元/Wh新時代,用戶側儲能應用真正具有了商業推廣價值。”煦達新能源總經理李劍鐸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鉛炭電池的系統成本為1.3—1.4元/Wh,鋰電系統為2元/Wh。相較之下,梯次利用儲能的成本優勢明顯。”
另悉,該項目主要用于削峰填谷,以合同能源管理的商務模式跟客戶分享峰谷價差帶來的收益。“該項目峰谷價差為0.78元/kWh,自投運以來每天產生大約625元的峰谷價差收益,預計5年即可收回投資成本。此外,通過淺充淺放的運行策略來保障電池安全、可靠性,延長系統使用壽命。該儲能系統的預期壽命可達8-10年,全投資收益率預期在12%以上,具有很高的商業推廣價值。”李劍鐸說。
在退役電池梯次利用儲能領域,煦達新能源目前已率先在上海、江蘇、廣東和浙江等地實施了相關項目。李劍鐸進一步表示,鑒于今后退役電池數量將成倍增長,2018—2019年梯次利用儲能將步入發展的春天。“預計2018年梯次利用儲能成本將下降至0.8元/Wh,2019年將降至0.7元/Wh,屆時項目的投資回報率還將大幅提升。我們已在提前布局市場,與新能源車廠、動力電池廠商開展合作。”
據了解,由上海煦達新能源主導設計并參與投資運營的國內首套MWh級基于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的工商業儲能系統,已經連續運營一個季度,在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發布《用戶側儲能系統并網管理規定》后作為首個接入用戶側儲能智能并網互動平臺、接受平臺并網調度管理的用戶側梯次電池儲能系統。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生產率提高,產業部門的用電強度逐漸提高,電力供需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差異越來越大,這給電力供應系統帶來了巨大壓力。加之新能源發電比例的不斷提升,導致大量易波動的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并入到傳統的電網中,使電網受到巨大的電流沖擊,造成電網頻率偏差、電壓波動與閃變等問題。電網公司通過建設大數據平臺來采集和調度各個區域和設備的用電,通過設備和平臺對電網進行調節,確保電網的穩定運行和供電安全。
據悉,江蘇省電網通過大數據運營平臺的實時監控數據建立模型,可在必要時對儲能系統進行部分接管,消納波動。系統正常情況下自動執行削峰填谷運行策略,在電網用電負荷少時,儲能系統吸收電網中過多的能量。電網用電負荷多時,儲能系統放出電能來補充電網供電缺口。儲能系統可以為電網平滑運行進行保駕護航,進一步減少電網公司在調度備用設備的投入起著巨大的貢獻。
電池儲能技術進步和成本逐步降低以及需求側的商業模式成熟,使得儲能系統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價值逐漸顯現:憑借其快速功率調節以及兼具供蓄能力的特征,在平滑間歇式能源功率波動、削峰填谷、改善電壓質量以及提供備用電源等方面都發揮了較大作用,是配電網實現對廣泛接入的分布式能源靈活調節以及網絡優化運行的關鍵所在。
記者進一步了解到,該MWh級梯次儲能系統由9套20kW/122kWh儲能基本單元并聯組成,共計180kW/1.1MWh,率先實現了梯次儲能的商業化運轉,由此探索出一套技術+商業的盈利模式,開啟商業儲能新時代。
“其成功投運標志著鋰電池儲能系統成本進入1元/Wh新時代,用戶側儲能應用真正具有了商業推廣價值。”煦達新能源總經理李劍鐸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鉛炭電池的系統成本為1.3—1.4元/Wh,鋰電系統為2元/Wh。相較之下,梯次利用儲能的成本優勢明顯。”
另悉,該項目主要用于削峰填谷,以合同能源管理的商務模式跟客戶分享峰谷價差帶來的收益。“該項目峰谷價差為0.78元/kWh,自投運以來每天產生大約625元的峰谷價差收益,預計5年即可收回投資成本。此外,通過淺充淺放的運行策略來保障電池安全、可靠性,延長系統使用壽命。該儲能系統的預期壽命可達8-10年,全投資收益率預期在12%以上,具有很高的商業推廣價值。”李劍鐸說。
在退役電池梯次利用儲能領域,煦達新能源目前已率先在上海、江蘇、廣東和浙江等地實施了相關項目。李劍鐸進一步表示,鑒于今后退役電池數量將成倍增長,2018—2019年梯次利用儲能將步入發展的春天。“預計2018年梯次利用儲能成本將下降至0.8元/Wh,2019年將降至0.7元/Wh,屆時項目的投資回報率還將大幅提升。我們已在提前布局市場,與新能源車廠、動力電池廠商開展合作。”
責任編輯:電改觀察員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