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將開啟霍尼韋爾下一站的智慧夢想
公司同時和成千上萬的樓宇在進行互動,實現負荷降低,從而有效降低對整個電網的需求。我們在技術上已經驗證這樣的一套技術在中國也適用,而且現有的樓宇自動化的管理系統和電網之間也可以進行信號的交互。”
假如電網都變得智能
“十二五”期間,中國在智能電網上的投資高達1.5萬億人民幣,計劃2020年全面建成智能電網。智能電網是綠色節能意識的一個重要表示形式,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體現。據了解,霍尼韋爾與天津泰達經濟技術開發區合作實施了中國首個智能電網需求側響應項目,并獲得了階段性成功。
秦岳介紹,該項目霍尼韋爾經過兩年時間籌備建立,可以說是煞費苦心。目前整個項目已進入執行和應用的階段。整個項目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霍尼韋爾應用之前很多次提到的自動需求側響應技術,這個技術最大的受益者不光是來自最終用戶,它實際上是把城市級別或者城市尺度這些功能和能源的負荷進行了優化。它做的是一種需求側管理的解決方案,可以最大化地讓客戶的需求和供應側進行無縫的對接,最大化地優化電網運行的成本,這是一個最大的收益,也是霍尼韋爾在美國做的事情。
第二階段霍尼韋爾會把自動需求側響應和智能化的遠程能源管理放在一起。這種方式目前在國內和在美國都有一個趨勢,也就是說它叫按區供應的或者說按區響應的負荷管理和能源管理,里邊運用了大量的智能化技術。
這里要提到剛才所說的智慧城市的問題,何為智能?其中有兩個核心的理念,第一個理念是所有的事物或者未來所有的物體,或所有的設施都可以充分聯網;第二點是它可以雙向的通訊,也就是之前提到自動需求側響應。什么叫自動需求側響應呢?指的就是說我們的用戶可以發一個信號給到我們的功能側,它以前是不可能的,以前可能家庭里邊插座上有電才可以用電,可是現在霍尼韋爾這個技術可以充分預測和估計你未來用電的需求,然后把你的用電需求通過互聯網告訴電網,電網可以直接發送給功能側各種各樣的新能源和傳統能源,這樣的話整個網絡就可以進行無縫的連接。這一切的基礎設施也就是未來智能城市的前提。
中國這個市場的獨特之處在于“十二五”規劃已經清晰地指明節能增效和發展智能電網的目標,雖然世界各國的政府都在談這些目標,但是沒有哪個國家把這個節能增效的目標像“十二五”規劃這樣明確規劃,且規劃得如此清晰和具體,從政府的角度來說力度非常大,所以現在在中國的挑戰已經不是技術或者是政府投入方面的挑戰,挑戰在于我們要把這樣節能增效的市場做出來,這樣能夠激勵廣大的用戶包括工業企業、商業企業以及居民,愿意去采取這些節能的措施。
“我想,如果千千萬萬的用戶都能用這個需求側響應技術的話,會帶來的利益不一定是節能減排,而且不需要為了應付電力高峰去建很多的發電廠。”陳文法說,“相對來說,從生態環境角度來說是一個低碳的概念,而且對未來的持續低碳,貢獻極大,這也是‘十二五’規劃的一個重要因素。”
推開核心競爭力那扇窗
智能電網巨大的市場規模引得包括西門子電氣、施耐德在內的眾多國際電氣巨頭布局中國市場。面對競爭,霍尼韋爾似乎擁有更多的自信,推開核心競爭力那扇窗,你就能看到卓越的曙光。
談到競爭優勢,潘哲思先生侃侃而談,首先從業務模式上霍尼韋爾是把在世界各地最優秀的想法匯聚在一起,而且霍尼韋爾在每一個重要的市場都很大程度地讓公司本地的團隊做很多像工程設計的工作,比如說霍尼韋爾在北京和上海都設有研發中心來開發這種專門針對系統進行優化的軟件,通過優化的軟件把我們智能管理系統當中有關的算法去進一步的加以優化,這樣主要針對中國的情況,而且有一些霍尼韋爾在這里優化過的軟件,也可以輸出到世界的其他地方使用,這樣就能夠充分利用霍尼韋爾整個公司的規模,符合霍尼韋爾“東方服務于東方、東方服務于西方”的理念。
之前談到的像智能樓宇或者是智能樓宇的控制管理系統這些方面的技術有很多公司都能夠交付,但是在整體的解決方案當中技術只是其中一部分。那么作為這種技術的供應商必須要能夠和他們的客戶坐在一起確保他們的技術解決方案當中的流程對客戶的樓宇、對于客戶的建筑是行得通的
責任編輯:廖生玨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