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虛擬電廠 看電力數字化民營企業的困境
先說個小故事:
某虛擬電廠企業(以下簡稱A企業),之前估值很高并引入了風投,去年以低于前一輪估值的價格被某國企并購,創始人只能作為二股東。
雖然被該國企并購以后,該企業獲得了國企的內部資源支持,但其市場化能力就退化了,企業營收來源相對單一,使得后續的融資和上市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這可能就是目前虛擬電廠企業面臨的三方面困境:
1、總量有限
虛擬電廠目前主流的商業模式,無論是通過電網調度主導的輔助服務市場獲得收入,還是通過電網營銷主導的需求響應補貼收入。目前能參與的市場份額,與電力市場化交易的總盤子相比,始終是極小的一部分。
以某市為例,今年需求響應補貼總額大概1000多萬,活躍的負荷集成商或虛擬電廠運營商大約30、40家,其中還有電網、發電企業下屬的能源服務公司作為龍頭企業分潤,剩下的這幾十家(大多數是民企),每家平均大概也就是幾十萬的收入。
即使某家虛擬電廠企業做到全省運營(該省的電力市場活躍程度已經是全國領先水平),在該業務上的收入乘以十倍,不過幾百萬。
2、強關系營銷
某家虛擬電廠企業,以電網側共享儲能為資源,參與輔助服務市場。撥開其能源大數據平臺的面紗,本質上就是若干套大型儲能設備參與日前、日內調峰市場進行套利。
該企業坦言:在其業務優勢省份,更多的需要和業務管理部門打交道,在輔助服務市場上,百MW級儲能資源需要和其他儲能項目、水電機組、火電靈活性機組同臺競技,如果不是有很好的客戶關系,中標難度不低。
3、馬太效應
五大六小發電集團,還是電網企業下屬的市場化產業公司(如電動汽車、綜合能源公司、工程產業單位),都在參與虛擬電廠相關業務。
無論是資金實力、資源體量、客情關系、政策掌握程度、抗風險能力、業務組合能力等方面,民營虛擬電廠企業并不具備很大的優勢。
而這三方面困境,也是電力領域數字化的民營企業困境:
數字化技術如何在能源行業變得更值錢。
比如A企業,一開始也滿懷理想,雄心壯志的要以虛擬電廠為載體,開展電力數字化業務。在第一波業務高峰之后,遇到了收入下降、結算遲緩、業務擴展困難等一系列問題,最后不得不以較低估值出售股權。
在收購A公司的國企眼里,數字化技術的估值,遠低于前一輪風投機構給出的估值的,潛臺詞就是:
你沒那么值錢,離開了我,你可能都活不下去。
電力數字化主要服務三個環節:發電數字化、電網數字化、用電數字化
對于發電和電網環節的數字化而言,電力數字化更多的是項目型和關系型的銷售。
由于發電企業和電網企業自身都有數字化業務團隊,所以對民營企業來說,有兩種生存模式:
技術優先:在某些細分市場提供技術服務或解決方案產品
服務客戶:針對電網和發電的專業管理,提供外包服務
以技術優先為企業戰略的民企,在發電和電網環節,要么做不大,要么就是被收購;
以服務優先為戰略的民企,哪怕是一些上市公司,其專業地位就是外包單位,而且地位還在不斷下降:
從技術服務外包,慢慢變成勞務外包。
這是由發電環節的寡頭競爭,和電網環節的自然壟斷格局決定的。
虛擬電廠之所以火熱,是因為大家都看到一個新的機會:
用電環節的數字化,沒有巨頭壟斷,有充分的想象空間。
但是,想象總是美好的,現實總是殘酷的:
如果這個市場很容易進入并且坐大,為什么會輪到民營企業?發電集團、電網企業自有資源如此雄厚,甚至電網企業建立了直達每個企業客戶的營銷服務渠道,他們難道不想做這個業務?
如果這個環節確實因為某些壁壘,比如業務觸達,客戶關系,導致上游巨頭很難進入,那么本來就在這個環節競爭的玩家,尤其是民營上市公司,為什么沒有成氣候,比如電力工程、電力設備、售電公司、分布式新能源企業、民營油氣公司、甚至一大批企業服務公司?
可能這就是民營企業看似最有機會的,但實際上也是最難的用電環節數字化遇到的困境:
1、終端客戶的認知墻
絕大多數企業并不把電力和能源的管理,看得非常重要,所以數字化能發揮的價值非常有限,只限于基礎的計量和監控,圍繞這個需求的產品和平臺已經高度內卷。
作為企業專業服務領域的,面向終端客戶的專業能源管理,始終未能成熟。
2、上游企業的進入
能源國企收購A企業,其本質也是為了布局下游業務,甚至作為戰略方向。大多數能源國企傾向于自研或者收購,而非采購第三方服務。
但是面對客戶的“認知墻”,無論是電網還是發電,旗下的能源服務公司、數字化公司,都無法在體制、機制、技術模式上形成突破。
3、市場意識與市場形態
市場化并不是建一個市場,而是形成以契約精神為基礎的,市場體系和市場化產業生態。
電力市場正處于建立市場的初期階段,其典型特征就是“大交易,小生態”,從交易額度看,電力市場已經滲透到低壓工商業用戶,但是從市場生態來看,一個省級批發側市場是“幾十家發電企業VS幾十家頭部售電公司”。
記得一位風險投資的專家說過,美國的互聯網生態是專業細分的協作,每家互聯網公司專注自己的領域坐大做強,不太去搶別人的生意,中國的互聯網生態是贏者通吃,甚至把高利貸和賣菜生意都做了。
市場不成熟,市場意識較低的階段,是馬太效應的贏者通吃,每個環節都不強,逼著頭部企業什么都自己做,甚至形成了對非自身企業的深度不信任。
對終端客戶來說,這種不信任會極大制約企業能源服務的發展,比如推動了10多年的EMC(合同能源管理產業),至今沒有形成巨大的產業,大量EMC企業退出該領域。
從互聯網產業的成功經驗看,所謂生態,不是利用自身的優勢地位,逼著產業鏈相關企業和你合作,甚至委身于你。而是真正基于“利他”和“開放”,形成共識信任,利益共享的機制,離開這條,任何所謂生態都是假的。
所以,在市場較低成熟度,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不太可能大幅度改變的現在,以虛擬電廠為代表的民營數字化企業,不是要去包裝什么虛幻的概念,用補貼扭曲自身定位和能力,而是實打實的做好地面服務,基于細分價值,細分場景的專業服務,突破客戶的認知墻,這也是互聯網企業,尤其是2B端的產業互聯網探索方向。
創業不易,一起共勉。
責任編輯:雨田
-
“千億”市場預期下,虛擬電廠建設還“缺”些什么?
2024-07-17虛擬電廠建設 -
關于建立獨立儲能容量電價機制的探討
2024-07-16儲能容量電價 -
儲能系統價格觸底 正式進入“0.5元時代”
2024-07-12儲能系統價格
-
關于建立獨立儲能容量電價機制的探討
2024-07-16儲能容量電價 -
儲能系統價格觸底 正式進入“0.5元時代”
2024-07-12儲能系統價格 -
云南彌勒市鋰離子電池儲能示范項目建設業主優選100MW/200MWh!
2024-07-12儲能示范項目
-
“千億”市場預期下,虛擬電廠建設還“缺”些什么?
2024-07-17虛擬電廠建設 -
南方電網:電力仿真軟件上云 計算提速360倍
2023-03-02南方電網:電力仿真軟件上云 -
14家企業入駐智能電網電器產業園
2023-03-0214家企業入駐智能電網電器產
-
工商業儲能投資運營模式
2024-03-19儲能投資運營模式 -
新能源配儲之廣東:會加速嗎?
2024-03-15新能源配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方舟碳管理系統
2024-01-22方舟碳管理系統 -
電力體制改革倒逼電力企業信息化!2018年中國電力信息化行業市場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
2019-01-30電力企業信息化 -
探討物聯網軟件的未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