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通俗的解釋來了 智能電網是什么?
在電力行業,智能電網這個概念,其實很早就提出來了,別說歐美,就連國內也早早就將智能電網定為電網發展的目標和方向。2009年5月,國家電網公司在“2009特高壓輸電技術國際會議”上就提出了名為“堅強智能電網”的發展規劃。
至于什么是智能電網,先看看無聊的定義。
美國人是這樣定義的:
美國能源部《Grid2030》:一個完全自動化的電力傳輸網絡,能夠監視和控制每個用戶和電網節點,保證從電廠到終端用戶整個輸配電過程中所有節點之間的信息和電能的雙向流動。
我國是這樣定義的:
國家電網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以物理電網為基礎(中國的智能電網是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電壓等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電網為基礎),將現代先進的傳感測量技術、通訊技術、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和控制技術與物理電網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電網。它以充分滿足用戶對電力的需求和優化資源配置、確保電力供應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經濟性、滿足環保約束、保證電能質量、適應電力市場化發展等為目的,實現對用戶可靠、經濟、清潔、互動的電力供應和增值服務。
是不是枯燥又乏味?別說非專業人士,就連專業人士也沒太多看下去的興趣。
這時候就需要我出馬了,我會盡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這些枯燥冷門的內容。
既然說到智能電網,就先來看看電網到底是指什么。
所謂電網,一般是指排除發電側之外的,由變電裝置和輸配電線組成的整體。
中高壓變電裝置一般都會配套建有專門的變電站,低壓變電裝置小區里也隨處可見。
對,你們平時馬路邊看到的電線桿。
城鄉結合部看到的高壓電桿塔
小區里不知是啥玩意兒的變電箱
躲在犄角旮旯里的變電站
它們都是電網的組成部分。電網包含變電、輸電、配電三個環節。
變電(powertransforming),是指通過變電設備將電壓由低等級轉變為高等級(升壓),或由高等級轉變為低等級(降壓)的環節。
輸電(powertransmission),是指通過輸電線路,將電能進行傳輸的環節。
配電(powerdistribution),是指通過配電變壓,將電能從高壓輸電線路分配給用戶的環節。
電能從發電廠制造出來,通過變電升壓,進入高壓輸電線路,再經過變電降壓,配電給各個用戶。
其中高壓輸電的部分又稱為主網,低壓配電的部分又稱為配(電)網。
此外,我們剛剛提到的發電機、變電箱、高壓電線,包括線路中的各種“開關”——斷路器、接觸器、隔離開關、刀閘等,都是直接用于生產和傳輸電能的,被稱為“一次設備”(Primaryequipment)。
可能有人要問了,我平時就看到這些啊,難道電網里還存在什么其他的隱秘的部分嗎?
沒錯,那就是所謂的“二次設備”。所謂二次設備(Secondaryequipment),是指對電網內一次設備進行監察,測量,控制,保護,調節的輔助設備。
二次設備包括電表、監控裝置、繼電保護裝置、錄波器、直流源等。
可以想象一下發射火箭。那么火箭本身就可以視為類似的“一次設備”,而監控火箭的軌道、速度、各種參數的裝置,就可以視為類似的“二次設備”。
好了,簡單介紹了一下電網,那么讓我們來看看這智能電網到底“智能”在什么方面吧。
一、用戶互動,電網透明化
怎么理解這個用戶互動呢?在過去,用戶對于電網來說,能做的幾乎就只有一個選項:按時交電費。哦,也許還有一個,就是用戶可以自個兒看一看電表,這個月走了幾度電。(之所以用“走”,是因為大部分老式電表都是機械式的鋁盤電度表。)除此以外,似乎真的沒有什么能做的了。
老式電表和智能電表對比:
那么智能電網呢?用戶將是電力系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鼓勵和促進用戶參與自身運行和管理,是智能電網一大重要特征。
對供電公司而言,掌握了用戶的需求,也就可以更好地衡量供求關系。通過統計用戶的用電信息,供電公司可以從數據分析中了解一個區域內的用電規律,譬如什么時段用電多,什么時段用電少,進而相應地制定各個區域內,經濟節能的發電和輸配電的方案。
責任編輯:電朵云
-
一大波光纖通信原理動態圖,美翻了!
2018-03-14光纖通信 -
浪潮最新發布的接入級交換機S5000,真的不一般!
2018-03-14交換機 -
MWC 2018:在下一個技術奇點到來之前
2018-03-14MW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