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的下一個方向何在
統籌考慮前瞻性技術與實用化技術,推動能源結構清潔化轉型和能源消費革命,是智能電網未來規劃的趨勢。
智能電網建設規劃引領政府發布《關于促進智能電網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是智能電網的三個典型特征。應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各種先進信息通信技術的“信息化”建設為智能電網各項規劃任務提供支撐性基礎平臺;電網運行設備及調控實施的“自動化”水平則直接決定電網能否安全穩定運行;而推進“互動化”的源-網-荷體系發展,促進能源生產及消費方式變革,正是智能電網建設的最終目標。
信息化建設
重點在通信支撐網和信息平臺兩方面進行規劃和布局。
在通信支撐網方面,重點開展電網生產、調度控制所需的通信主備支撐通道建設,對省際骨干傳輸網加強、優化,改造承載重要業務的通信電路,增強網絡抵御多點故障的能力;提高數據通信網絡覆蓋和接入帶寬,實現各級單位、各級變電站、供電所(營業廳)的全覆蓋;擴充并完善10千伏通信接入網,提高10千伏配電站點在各類供電區域的光纖通信覆蓋范圍,2020年實現國家電網公司A+類供電區域光纖通信覆蓋率90%以上;結合配電自動化和配網調控一體化工程建設要求,構建光纖、無線、載波等多種通信方式并存的通信接入網平臺。
在信息平臺方面,建設覆蓋智能電網多個環節、多個層次的一體化信息集成平臺,應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移動技術與公司生產、經營和管理深度融合,實現信息化融入公司全業務、全流程,滿足公司精細化管理和跨業務數據應用;試點建設電網主營業務應用,建成由生產控制云、企業管理云、公共服務云組成的一體化業務應用系統。
自動化建設
重點在輸電、變電、配電、調度四方面進行規劃和布局。
在輸電方面,示范高壓大容量柔性直流輸電、多端柔性直流輸電、海上風電等技術,2020年建成±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示范工程,解決大規模清潔能源送出問題;重點在核心骨干網架的重載線路、戰略輸電通道、重要跨越區等區段,進行輸電設備狀態監測系統建設;在自然災害多發的線路地區進行山火、覆冰、雷電等監測及防災減災預警系統的部署建設;推廣直升機、無人機、機器人線路巡檢,擴大輸電線路監測及智能化巡檢試點范圍。
在變電方面,持續推廣智能變電站建設,同步對老舊變電站進行智能化改造。推進變電站一次設備智能化,研發應用智能變壓器、智能斷路器等智能設備,構建變電設備狀態監測平臺,建立各環節高度融合的智能變電站技術體系。
在配電方面,有序推進配電自動化系統建設,差異化選擇適合區域需求的配電自動化建設方案及技術路線,逐步提高不同地區配電自動化覆蓋率,提升配電自動化系統與主網、營銷等體系的信息共享水平,2020年實現國家電網公司各類供電區域配電自動化系統100%覆蓋。
在調度方面,進一步提升各級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功能應用,優化調度數據網絡結構,實施網絡帶寬擴容,完善安全防護體系架構,進一步加強各級調度、各電壓等級廠站和各類控制系統安全防護覆蓋;進行風電與城市供熱聯合調度運行示范,攻關適應高比例清潔能源接入的交直流混聯電網系統級運行控制技術,研究建設統一的大電網智能調度、經濟運行與安全防御系統,進一步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互動化建設
重點在常規電源并網、大規模新能源接入、分布式電源接入、智能互動用電、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接入五方面進行規劃和布局。
在常規電源并網方面,推廣實施常規火電機組參數實測工作,提高系統計算的準確性,開展火電機組脫硫脫硝等信息監測功能建設,做到電源與電網之間的信息開放互通。通過對電源的優化調度,推進電源結構調整,探索對主動參與調峰調頻的電源建立運營補償機制。
在大規模新能源接入方面,推廣大規模風電/光伏功率預測技術,2020年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精度提升2%~3%,建成覆蓋并網新能源電站的資源監測網絡;推廣清潔能源優先調度技術,攻關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基地電力外送與調控技術、大規模分布式能源靈活并網運行控制技術及大規模儲能技術,研究風光儲聯合優化調度技術,提升大電網控制接納新能源能力;對風電場、光伏電站配置的儲能系統,開展基于靈活電價的商業模式示范項目建設。
在分布式電源接入方面,推廣分布式電源即插即用并網設備及系統,實現用戶側分布式電源及儲能系統與電網的雙向互動;加強分布式電源與微電網并網仿真試驗、檢測技術、運營管理及運行控制技術研究,在具有多種能源利用條件的地區,開展分布式電源多能互補綜合示范工程,提升多種能源的綜合利用效率,提高配電網對分布式電源的接納能力;有序推進微電網在海島、山區等偏遠區域的示范應用,提高配電網整體抗災能力和災后應急供電能力。
在智能互動用電方面,全面推廣應用智能電能表,建設用電信息采集系統,進一步完善智能電能表多元化計量模式和互動功能,支持未來實時電價機制,支撐用戶需求側響應、信息互動、分布式電源接入、電動汽車充放電等業務;建設用戶需求側響應管理系統,健全需求響應工作機制和交易規則,試點示范大規模用戶參與需求響應調峰示范項目,探索靈活多樣的市場化交易模式;示范建設智能小區、智能樓宇、智能園區,提高有序用電和能效服務的智能化程度,支撐智慧城市建設;進一步擴大電能替代范圍和實施規模,推廣應用熱泵、電采暖、港口岸電等技術,提升大氣環境污染治理水平;選擇適宜地區,開展基于光伏、風電、燃氣的冷熱電三聯供的多能源互補綜合利用示范項目建設;完善與煤、油、氣等相關能源領域的用戶信息共享,建設跨行業能源運行動態數據集成平臺。
在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接入方面,推進高速公路快充網絡及車聯網服務平臺建設,接入社會資本投資建設的充電設施,提升充換電設施互動服務能力,滿足2020年500萬輛電動汽車的充換電需求;開展電動汽車電池梯次利用技術研究,提高車載儲能電池利用效率及車網互動服務技術水平。
除此之外,還應掌握新型基礎材料核心技術,推廣應用國產大功率電力電子器件、安全控制芯片,研發新型磁性材料、直流絕緣材料、寬禁帶半導體材料等,實現柔性直流工程系統設計、儲能相關設備研制等關鍵技術突破。
責任編輯:電朵云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