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云計算應用部署中的技術挑戰
業界對于平臺的關注程度之所以高于應用程序,主要是因為應用程序組合在不同企業及業務流程中的表現形式有所區別,因此從軟件角度看我們很難對通用型解決方案進行討論。
但在另一方面,云環境中的應用程序部署與安全性仍然存在一些共通性挑戰,值得我們加以探討。
首先一條不證自明的結論是:應當以應用程序(而非基礎設施)為核心著手云構建,只有這樣大家才能確保自己的業務成果順利實現。舉例來說,我們需要保證三大核心技術的確切實施--計算、網絡與存儲--從而避免相關瓶頸的出現。這一方針在私有云領域尤其重要,這是因為我們在私有云當中擁有絕對的基礎設施控制權。
應用程序的選擇也很重要。至少大家應該首先選擇適用于云部署的正確應用,這意味著避免使用那些運行在大型機或者Unix集群上的應用。這類應用往往比較復雜而且需要漫長的周期與高昂的投入以進行重新配置或者重新設計。另一方面,大家可能在云創建的過程中體會到,由IaaS平臺為這類應用程序提供的靈活資源基礎要優于復雜的內部基礎設施,因為后者必然帶來高昂的維護成本。對安全性提出高要求的應用程序則不適合部署到公共云體系當中。
部署及管理變更流程應該仍可能采用自動化機制。對安全性要求較高及缺乏對計劃外停機適應能力的應用高度依賴于能夠多次重復的彈性規程;關于這類任務,計算機的表現要優于更容易出錯的人工方式。特別是在企業業務流程方面,云資源的動態特性能夠平攤整個應用程序組合的資源需求,從而幫助企業維持較低的運營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運行在云環境當中的應用程序幾乎無一例外地運行在虛擬機系統內,并借此與其它虛擬機共享硬件資源。面對由此帶來的潛在性能影響與安全性風險,我們需要使用額外的管理工具,從而擺脫單服務器單應用環境的固有解決思路。大家必須做好針對此類工具進行投資的準備--它們絕非可選方案、而是必備要素。
出于同樣的原因,大家需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們的應用程序同樣共享著一家或多家數據中心及其相關網絡。這可能導致虛擬機的性能表現出現波動,尤其是對于那些經過精心設計的數據中心而言--這是因為每當新主機中建立起新的虛擬機系統,網絡都需要對自身進行重新配置并接受新的IP地址與VLAN分配。
總而言之,我們需要從宏觀層面審視問題--應用程序是業務流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流程與基礎設施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