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工業現狀與展望
(三)加快理順電價、熱價形成機制,促進解決水電大省煤電企業以及北方熱電聯產企業供熱普遍虧損問題
1、考慮云南、四川等水電大省火電機組長期承擔電網調峰作用、利用小時數偏低、虧損嚴重及企業經營狀況持續惡化等實際問題,盡快研究這些省份的火電價格形成機制;在地區內開展水、火電企業發電權交易,建立健全水電與火電互補機制, 盡快研究兩部制電價改革。
2、加快建立調峰調頻等輔助服務電價機制,以解決受電大省、可再生能源發電大省的火電機組深度調峰調頻及旋轉備用合理補償問題。
3、針對華北、東北及西北地區熱電聯產企業供熱連年大面積虧損的長期困難,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加快研究分析熱電聯產企業虧損原因,出臺支持熱電聯產健康發展的有效措施;在政策出臺前,對熱價倒掛嚴重、虧損嚴重的供熱電廠予以財政補貼,同時給予熱電聯產企業供熱業務環保熱價補貼政策。
(四)進一步加強對電力用戶直接交易的監管
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試點是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對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有著重要意義。近年來,各地在推進電力用戶直接交易試點方面進行了大膽探索和有益嘗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部分地區試點中也出現了地方政府行政干預電力直接交易,變相扶持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產業,加劇產能過剩,直接交易電量比重過大,造成電力企業單邊讓利等突出問題,不利于電力企業可持續發展,長期來看更有可能影響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為此建議:
1、加快出臺國家電力體制改革指導意見,在改革指導意見及其細則正式出臺前,國家有關部門盡快完善相關政策規定,合理規范電力用戶直接交易,對直接交易規則的關鍵點出臺指導意見,并加以明確引導,使各地方制定的直接交易規則更公平合理,操作過程更加規范科學,逐步建立公開、公正、公平的直接交易市場。
2、各地應按照積極穩妥、實事求是、循序漸進、兼顧長遠、重視安全的原則,考慮當地經濟發展、企業科學發展、電力系統安全等因素,根據當地需要和企業承受能力合理確定直接交易的電量規模比例,待取得經驗和相應政策配套后,再逐步擴大規模和范圍。
3、國家有關部門要加強對電力用戶直接交易的監管,對地方政府直接指定交易對象、電量、電價等非市場行為及時糾正,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及淘汰類產品、工藝的直接交易電力用戶及時清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