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互聯網+” 未來智能電網美景如何?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出現一個行業熱詞互聯網+。報告指出:要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
踐行“互聯網+”,構建能源互聯網,打造電網與互聯網協同發展的新業態,需要先進的信息通信技術作保障,尤其重要的是互聯網思維方式的革命。實現這一目標,未來我們可以在以下三個方面開展探索。
一是構建能源互聯新模式,包括商業、營銷、研發、運營、服務等模式。在“互聯網+”的環境下,信息疊加產生的價值和影響不容小覷,傳統模式已無法適應并成為阻礙。只有充分考慮信息這一重要的生產要素革新能源互聯模式,才能構建能源生產者、運營者、消費者和諧的生態系統,形成以清潔能源為主導、電力為中心、全球配置資源的世界能源發展新格局。
二是建立能源互聯機制,包括組織機制、運行機制、市場機制、政策保障。互聯網的廣泛接入和迅猛發展,是建立在求同存異、共同發展原則上的。能源互聯涉及世界政治、經濟、能源和技術的各個方面,同樣需要建立相互依存、互信互利的合作機制,實現各國政府、企業、社會和客戶廣泛參與、合作共贏。
三是加快能源互聯技術研發,包括電源、電網、儲能和信息通信技術。利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的信息通信技術,與電網、電源、儲能等技術緊密結合,賦予電網更多的數據采集、綜合分析決策功能,提升電網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水平,將電網打造成一套廣域協同、具有自主行為的復雜網絡系統,實現電網運行狀態的全面感知和細微感知,做到見微知著,控制電網穩定可靠運行。還要利用先進的信息通信技術打造能源互聯平臺,全方位接入能源消費者、能源生產者,深入洞察能源消費需求,精準安排能源生產,科學管理能源傳輸,自動合理地分配利用資源,動態智能地配置能源生產、傳輸和消費,實現能源互聯的高度智能化,實現能源利用經濟性、高效性及環保性目標。
未來的能源互聯網,將“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它已呼之欲出。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