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敬東代表:充分發揮特高壓優勢 服務河北能源結構轉型升級
“這次全國兩會是十九大后的首個兩會,舉世矚目、意義非凡。能夠作為人大代表現場聆聽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心情非常激動。”在京出席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潘敬東表示,我覺得報告主題鮮明、思想深刻、求真務實,是一個圍繞核心、溫暖民心、提振信心的好報告,通篇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聚焦落實十九大、十九屆二中、十九屆三中全會精神,同時又通篇貫穿“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字里行間透露著對人民的關切,開出了一張張民生清單,讓廣大群眾有很強的獲得感。報告對今年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既有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也有方法論、工具箱,讓我們每一位基層工作者都有很強的參與感和責任感。
無論是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還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堅戰”、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等,河北都是重要戰場和陣地。面向新時代,國家電網明確了建設具有卓越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戰略目標,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在高質量發展中加快建設新時代經濟強省、美麗河北。
潘敬東表示,作為根植于河北的電網企業,我們也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責任和使命。2017年,我們在國家電網和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取得了一些新的成績。比如總理在報告中提到的推動降低用能成本,我們去年通過落實電價改革政策,直接讓利近17億元;通過市場化電力交易的方式,降低客戶購電成本近7億元。比如報告中提到的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我們提前三個月完成目標,實現30.2萬眼機井“井井通電”、3076個小城鎮(中心村)電網升級和915個村動力電改造,惠及農村人口3000余萬。比如報告中提到的整治大氣污染、加強散煤治理,我們完成了保定“禁煤區”及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煤改電”工程,惠及17.8萬用戶和3273家單位。比如報告中提到的優化能源結構、降低煤炭消費占比,我們去年完成榆橫-石家莊-濰坊等“一交四直”特高壓工程建設,著力加強“外電入冀”,外購電量同比增長近23.94%,相當于減少省內燃煤1398萬噸;完成電能替代電量超過80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燃煤消耗260萬噸;我們積極服務清潔能源發展,實現風電全額上網,新增光伏發電近120萬千瓦、同比增長近3倍。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進一步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尤其是要繼續破除無效供給,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左右,淘汰關停不達標的30萬千瓦以下煤電機組。為完成這一要求,潘敬東說,今年河北省將關停火電機組近100萬千瓦,到2020年預計關停容量將接近400萬千瓦。河北省是全國為數不多的硬缺電地區,目前在負荷高峰期還時段性出現電力供應短缺,完成這一關停目標面臨較大的挑戰。在目前的形勢下,我認為必須充分發揮電網在能源配置中便捷、高效、清潔的特點,加快特高壓及各級電網建設,依托特高壓電網實現大規模電力受入,促進能源在更大范圍進行優化配置。
特高壓是我國為數不多、自主創新的世界領先技術,已成為“中國創造”和“中國引領”的金色名片。近年來,國家電網公司全力推動特高壓發展,累計建成“八交十直”特高壓工程,跨區跨省輸電能力達到1.1億千瓦,有力促進了我國能源資源優化配置和清潔低碳轉型。
在潘敬東看來,要充分發揮特高壓的優勢,服務河北省能源結構轉型升級,一方面,要通過特高壓進一步推動“外電入冀”。我國能源資源分布并不均衡,水電資源2/3集中在西南地區,80%以上的煤炭資源和風能、太陽能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區,這些能源發出的電力在當地無法全部消納,容易造成棄水、棄風和棄光的“三棄”現象。而通過特高壓輸電技術,可以將西部能源遠距離輸送到河北,既可以解決河北電力短缺問題,又有利于促進西部大開發。例如金沙江上游藏川段水電,總裝機超過900萬千瓦,年發電量超過400億千瓦時,如果通過±800千伏、規模1000萬千瓦的特高壓直流線路輸送到河北,不僅可有效緩解全省的供需緊張壓力,還可以助力雄安新區綠色低碳發展。
另一方面,要通過特高壓進一步推動河北省內清潔能源優化配置。河北省風電資源潛力巨大,資源儲量7400萬千瓦,陸上可開發量超過2500萬千瓦,主要分布在張家口、承德的壩上地區,但由于風電具有間歇性、波動性特征,也不能完全就地消納使用,可以通過建設特高壓電力傳輸通道,將河北北部風電基地與特高壓主網架連接,在華北乃至更大范圍優化配置,實現水火風電優化互濟、破解風電消納難題。
潘敬東介紹,目前,我們正在著力推進北京西-石家莊、河北-山東兩項特高壓工程建設,以助力能源資源在華北地區的優化配置。今年兩會我也建議國家有關部門能夠將張北-北京西、西南水電-河北特高壓工程納入國家能源規劃并同意開展前期工作,既促進河北北部千萬千瓦風電基地開發外送,又可以推動清潔能源入冀、保障河北電力供應。同時,也建議國家有關部門統籌優化能源布局,加強電源和電網建設的銜接,加快蒙西-天津南、榆橫-濰坊等已建成特高壓工程的配套電源建設,解決有通道無電源的問題,進一步促進存量電力在全國大范圍優化配置。

責任編輯:馬麗芳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專訪國網董事長毛偉明:盡快形成能源互聯網的產業鏈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5G -
人民日報刊載|國家電網董事長毛偉明:為做好“六穩”“六保”提供可靠電力支撐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電氣裝備 -
南方供暖路徑初探——剛性需求下的順勢而為
2020-09-24清潔供暖,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專訪國網董事長毛偉明:盡快形成能源互聯網的產業鏈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5G -
人民日報刊載|國家電網董事長毛偉明:為做好“六穩”“六保”提供可靠電力支撐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電氣裝備 -
國家電網:光伏扶貧總關情
2020-08-14國家電網,電網企業,電網,能源電力
-
南方供暖路徑初探——剛性需求下的順勢而為
2020-09-24清潔供暖,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 -
南方電網公司召開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會議 學習中央有關文件和會議精神 部署推進黨建重點工作
2020-06-28南方電網,能源,中央文件 -
云南電網大理供電局建設南網首個230MHz無線物聯專網
-
如何讓風電機組更聰明、更智能?
2020-06-28中國海裝,智能風機,智慧風電 -
蒙西電網:穩推電力現貨市場建設 助力電力多邊交易
2019-01-30蒙西電網 -
除了國網、南網 我們國家還有哪些地方獨立電網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