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能源互聯網定位問題的思考
能源互聯網是國家互聯網+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對能源互聯網的理解有一種傾向,將其等同于電力互聯網或分布式電力互聯網。筆者認為,能源互聯網的概念不應是單純電網或電力+互聯網,而是要在深刻理解互聯網
能源互聯網是國家“互聯網+”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對能源互聯網的理解有一種傾向,將其等同于電力互聯網或分布式電力互聯網。筆者認為,能源互聯網的概念不應是單純“電網”或“電力+互聯網”,而是要在深刻理解“互聯網+”本質和充分認識能源問題基礎上,站在更高層面,以更廣角度去思考。

一、“互聯網+”的本質
“互聯網+”本質上解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效率問題!所謂互聯網思維,實際上是基于“解決效率問題”的本質衍生出來的思維方式。用戶思維提升了產品功能性和用戶體驗效率,迭代思維提升了產品更新效率,簡約思維提升了核心功能使用效率,平臺思維提升了各方參與銜接效率,跨界思維實際上就是高效率整合低效率!互聯網的打法正是基于這種思維模式,降維打擊,提高效率,實現獨大。騰訊游戲打敗任天堂是打掉了游戲硬件的維度,小米電視打擊夏普、康佳打掉的是高毛利維度,360超越瑞星、江民打掉的是收費維度!如若再放眼O2O、P2P、B2B、C2B等商業模式,更是如此。
二、能源的理解
一是從能源內涵來看。“能源是可以直接或經轉換提供人類所需光、熱、動力等任一形式能量的載能體資源”。可分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電能只是二次能源的其中一種形式。只從電能角度的部分概念不能囊括能源大概念。
二是從能源供應鏈來看。如果構建端到端的能源供應視角,其過程應是一次能源—傳輸—終端用戶以及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傳輸—終端用戶兩種形式。單純把二次能源中電能供需鏈加以互聯網改造,不全面,即便是考慮未來電能替代,也有一次向二次轉化問題。
三是從具體我國能源國情看。從賦存結構看,我國能源資源顯著特點是“富煤、貧油、少氣、風光好”。煤炭和風、光等一次能源相對豐富。根據國務院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相關研究,到2050年煤炭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仍在50%左右,屆時新能源也將占到半壁江山。如果將常規一次能源割裂出去也不符合我國的能源國情。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