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釋讀09:電網公司強烈反對分布式光伏市場化交易嗎?
2017年10月底,國家發改委與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的通知》(發改能源【2017】1901號)。2018年1月3日國...
2017年10月底,國家發改委與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的通知》(發改能源【2017】1901號)。
2018年1月3日國家能源局官網發布了“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和國家能源局綜合司聯合發布了關于開展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的補充通知”。
補充通知明確各省選擇1-2個地區申報試點。也就是說,最少一個。
各個省市都有區域在醞釀試點,我接到很多咨詢電話或微信,幾乎每個申報試點的單位咨詢我都必然問到一個問題“電網公司會同意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嗎?幾乎所有咨詢者都以為,電網公司強烈反對分布式光伏市場化交易。
對這個問題,我把我所知道的一些情況寫下來與大家分享。
一、電網公司唯利是圖嗎?不是
國家要求解決無電村問題,國網,包括南網和蒙西電網公司是不是義無反顧地去投資建設了?!
2008年冰災的時候,國家還沒給錢,國網南網的搶修隊是不是主動沖上山去搶修線路了?!
為了解決光伏接入的問題,國網和南網建了大量的接入工程,無論是戶用光伏還是超級領跑者基地,這些接入工程肯定都是虧錢的,電網公司也都義無反顧的干了。
代發光伏補貼,國網和南網不但不掙錢,還要貼人工貼經費,還要開發票,他們叫過苦嗎?相反,在南網國網以外的電網,光伏補貼的問題一直無法解決,無法領到補貼。
國網南網都是央企,都是黨中央指揮的企業,只要黨中央和政府確定的政策,電網公司都會執行。只要涉及到黨和國家的重大利益公司,電網公司都會無條件地承擔社會責任!
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特別是分布式光伏的交易,并不是要從電網身上割肉這么簡單的一個利益再分配問題。而是涉及到中國能源革命的重大利益問題。
2017年全國光伏裝機量53吉瓦,其中分布式光伏19吉瓦,全年光伏補貼金額超過200億元。2018年的光伏裝機規模接近或高于50吉瓦的可能性很大。全年新增光伏的補貼金額約在180億元左右。如果2019年和2020年的光伏裝機規模與2017年大體相當,并微有增長,2020年的總計光伏補貼規模將超過1000億。即使2021年起將不再新增補貼,由于補貼政策要持續20年計,光伏產業所需要的總的補貼金額將高達2萬億元人民幣。如果2022年是新建光伏發放補貼的最后一年,即現有的光伏補貼政策于2023年全部取消。那么總的補貼規模將超過2.5萬億元。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極低,國家財政不可能為光伏產業發放高達2萬億的天量補貼。
而分布式光伏市場化交易強調就近建設就近消納,充分利用現有配電網的消納能力,國家可以減少補貼,而國網增加的成本并不多。即使增加了成本,也用全省的輸配電價消化掉了。
分布式光伏市場化交易不但要盡快試點,而且盡快推廣,盡快普及。
2018年的試點項目如果按減少補貼20%計算,度電補貼為0.296元。如果2019年分布式光伏全面參與市場化交易,并且把補貼降為0.1-0.15元,2020年全部降為0,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嚴控光伏電站規模,并且在2021年開始取消補貼,那么,光伏產業的全部補貼金額有可能控制在1.6萬左右。
雖然1.6萬億的補貼總額仍然是個非常巨大的數字,但這更表明全面普及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加快取消補貼的重要性。
在能不能把國家對光伏的補貼總額控制在少于2萬億這個關鍵問題上,在中國光伏產業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上,在如何以“低碳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的關鍵問題上,電網企業總是能夠做出巨大貢獻。
在這樣的為黨和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機遇面前,電網公司從來是當仁不讓的!!!
二、國家電網反對電改嗎?不是
電改后9號文發布后,國家電網迅速安排國網能源院在國家發改委網站上表態

推動電網協調健康發展
• 為電力市場體系建設提供覆蓋范圍更廣、配置能力更強的電網基礎平臺。
• 客戶對服務的需求,也會通過售電公司傳遞到電網企業,促進電網企業進一步提高供電質量,提升服務水平。
• 電網企業將改變傳統盈利模式,通過重新定位電網功能和電網收益機制,使得電網企業管理目標更加清晰,更加注重提高效率,通過內部挖潛來保證企業收益。同時,配售電業務放開帶來的競爭壓力,也促使電網企業降本增效,提升經營能力水平和供電服務質量。
2016年8月25-26日,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寇偉赴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調研,寇偉強調,國網山西電力要圍繞山西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在釋放電改紅利方面積極作為,始終把中發9號文件作為基本遵循,不折不扣地貫徹中央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要求,防止改革變形走樣。
有誰聽到過電網的領導干部公開反對電改?
我知道的是電網公司各級領導正在非常深入地學習十九大報告!
當然,我在講學過程中,也有一些電網企業的基層人員表示目前電改方案之外是否有更好的方案的疑問。我回答說,黨中央和政府制訂了方案,你們是央企,只管執行就好了,有一天黨和政府制訂了更好的方案,你們繼續執行就是。
三、國家電網公司反對可再生能源嗎?不是
國家電網公司前董事長劉振亞在其2015年發表的著作《全球能源互聯網》中積極倡導可再生新能源。

全面取代!這個觀點,除了像我這樣的學者,我沒有聽到政府高層領導有這樣的表述,能源央企中除了國網的劉振亞和舒印彪也沒有其他的副部級干部有類似表述。國家電網對于可再生能源發展持最激進態度的機構!
有人說,也看過這本書,我還參加了國網2016年度的全球能源互聯網調考呢?我咋對這觀點沒印象?

這段話出自《全球能源互聯網》最后沒有頁碼的后記中,調考的出題人估計沒認真看這兩頁,沒有從中出題目。

2015年11月6日,何繼江與國家電網公司時任董事長劉振亞在國際能源變革論壇中探討全球能源互聯網

國家電網現任董事長舒印彪參加清潔能源部長級會議中發言,我現場做了筆記。舒董強調“可再生能源對化石能源的全面替代”。
此外,2016年,國家電網公司出臺了促進新能源發展20條措施,2017年初編制了《國家電網公司促進新能源發展白皮書》。
• 實施全網統一調度;
• 實施新能源在全網范圍強制消納;
• 組織開展臨時現貨交易;
• 在東北積極推動輔助服務市場,提高煤電企業參與調峰的積極性;
• 嚴格落實國家能源局風電監測預警要求。
國家電網公司向新華社記者表示,2017年,我國新能源消納顯著改善。截至12月末,國家電網經營范圍風電、太陽能發電合計裝機2.4億千瓦、同比增長33%;發電量3333億千瓦時、增長39.8%。風電、太陽能發電棄電量、棄電率實現“雙降”。
國家電網關于能源革命的思想甚至得到了習近平主席的認同,并帶到了國際舞臺上。

四、國家電網支持直接交易?是的
2013年12月,國家電網公司時任董事長發表文章“智能電網與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文,其中表示:未來的智能電網,將是網架堅強、廣泛互聯、高度智能、開放互動的“能源互聯網”。
開放互動:主要指以智能電網為平臺,構建開放統一、競爭有序的電力市場體系,用戶可與電網雙向互動,靈活適應各類電源并網和客戶多樣化需求。
電網的領導非常清楚以后的電力市場是開放統一的,用戶可與電網雙向互動的,當然,這里面必然包含直接交易。
2017年10月22日,國家電網公司下發了一份“關于在各省公司開展綜合能源服務業務的意見”,我摘幾條內容。
• 做強做優做大綜合能源服務業務,推動公司由電能供應商向綜合能源服務商轉變。
• 加強能源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深度融合,強化物聯網、大數據、分布式能源、儲能等技術的推廣應用,創新能源托管、直接交易,主動需求響應的商業模式,構建創新智能型的綜合能源服務體系。
• 探索能源服務新產品,實現客戶資源價值的深入挖掘
• 開發以儲能、能源大數據,碳資產和金融服務為核心的能源服務新產品。試點在用戶側建設適當規模的儲能裝置,發揮特高壓遠距離配置能源的作用,促進清潔能源跨區域消納,提高電網運行的經濟性,利用能源大數據研究客戶能源消費行為特征,預測宏觀經濟走勢和行業發展,為客戶經營發展、能源交易提供有效的決策支撐服務;基于綜合能源服務的減排效果和投資收益,深入研究碳交易、金融服務規則,逐步開發碳資產,項目證券等衍生產品。
2018年1月,國家電網發布1號文件。

從中摘幾條相關內容:
全面滿足客戶多元化用能需求,構建形成智慧車聯網、綜合能源服務、光伏云網、能源電商等能源服務新業態。
推動符合市場準入條件的客戶上平臺直接交易。完善市場化售電業務規則和服務流程,為售電公司和市場化客戶提供高效便捷的電費結算服務。
統籌運用分布式發電、冷熱電三聯供、儲能等技術,大力推進電水氣熱終端一體化綜合用能、市場化售電等綜合能源服務。
看吧,國網不但不反對直接交易,還鼓勵綜合能源公司、電商公司開展有關的業務。我近期組織的多期研討會中,邀請了國網的電商公司、節能公司(將改名為綜合能源公司)、英大資本、國網能源院、電科院、經研院等機構的專家和領導,沒有人反對直接交易,還愿意參與直接交易相關業務。
我倒是擔心,國網如果親自大規模搞分布式光伏,壟斷直接交易相關的服務怎么辦?
五、電網公司基層不太配合?是有的!
這種情況應該是人的,有不少試點單位的同志反映 ,我也直接碰到的。
這大部分是電網公司基層工作人員沒有認真學習十九大報告,和電改文件,也沒有認真學習電網公司的有關綜合能源服務的最新文件,以及2018年1號文件造成的。
只要耐心地和這些同志講國家的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和這些同志認真 分析國網的相關文件,以及劉振亞舒印彪的相關著作的講話,他們的態度絕大部分都是能夠轉變的。
我也接觸到一些比較夸張的情況,去年8月11日星期五,是國家發改委文件確定的第二批增量配電網交試點申報的最后一天。之后的8月14日,我在某省會城市的發改委,發改委主任向我訴說上周的一個遭遇。該市某企業此前精心準備了增量配電網的試點方案,也上報到了發改委,8月10日晚上,該企業負責人電話發改委主任,說不報試點了,把試點申請材料撤回來。原因是接到了電話威脅。據說,這個威脅電話來自當地電網公司,我想估計是電網公司沒有吃透中央文件精神的基層工作人員打的。大家說,會不會是有競爭對手為了黑電網公司而假冒電網公司身份打這個電話?
我相信,凡是認真學習過十九大報告的電網公司領導干部都絕不會用這樣的方式對待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的試點申請單位。
六、國家電網公司對分布式光伏有憂慮嗎?有的
1、光伏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以次充好,太多安全隱患。
2、光伏目前未納入調度系統的管理。目前分布式光伏都是按負荷來對待的,隨著光伏數量越來越多,有必要提高其智能水平,提高與電網調度系統的友好程度。
3、光伏高滲率的問題。當光伏的滲透率達到一個較高水平時,電網的安全受到不小的威脅,高滲透率高光伏的情況在浙江海寧,安徽金寨等地已經有出現。供電保障能力和質量受到的影響也值得關注。
4、戶用光伏的電費結算、開具發票、補貼代發等問題。這些工作,應當由交易中心來承擔,而不是電網公司。
七、對電網公司的建議
1、積極配合當地發改委和能監部門的試點工作,積極配合試點的消納能力評估。反正是遲早要面對,不如積極應對,還能在政治上得點分。
2、積極落實數據公開。
電改配套文件明確了電網公司在數據公開方面的責任。
《關于推進售電側改革的實施意見》
電網企業保障電網公平無歧視開放,向市場主體提供輸配電服務,公開輸配電網絡的可用容量和實際使用容量等信息;受委托承擔供電營業區內的有關電力統計工作。
《關于推進電力市場建設的實施意見》
(七)安全校核。市場出清應考慮全網安全約束。電力調度機構負責安全校核,并按時向規定機構提供市場所需的安全校核數據。
(八)阻塞管理。電力調度機構應按規定公布電網輸送能力及相關信息。
3、積極引導研發相關標準
嘉興經驗:分布式光伏需要智能電網和技術標準支撐
4、以綜合能源公司、電商公司、英大資本等經營實體與試點項目積極合作。
5、積極開展新業務,綜合能源業務以及其它。
我已經給電網公司策劃了許多很好的發展思路。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